韓合佛曉偷襲,定是為了麻痺鼎煬侯,但佛曉偷襲失敗未能解救姒昌,此時晉軍騎兵再從後營殺入接應,將徹底暴露於鹹軍兵力之下,難以收到奇效。
百里燕此前曾接觸過晉軍一種名為“飛鳴哨”的訊號彈,是銅鑄的一根空心棒,一頭開口可以堵死,直徑五六厘米,長度十厘米左右,內中是空的。但裡面灌了一中白色粉末,只要開啟銅罐的蓋子,可發出刺眼光亮,噴出白色刺眼火光,併發出聲音。哪怕隔著幾公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聽得清清楚楚。
此種飛鳴哨無需引火,開啟即可自行點燃,百里燕起初以為那白色粉末可能是白磷,白磷常溫下確實有自然的特性,但大冬天,這種飛鳴哨也能用,顯然不太可能是白磷。其次白磷需要化學提取,稍有不慎會引發火災。
飛鳴哨是晉軍絕密之物,軍中也很少,一直都是韓合、王碩收著,百里燕從未能親自入手檢視,至今也不解其中原理。
只是眼下晉軍偷營,勢必要攜帶飛鳴哨報信,失敗便不會報信。眼看天就要亮,遲遲不見飛鳴哨升空,想必已經失手,此時再從後營殺入,也無多大意義。
馱馬載著百里燕二人正要離開左營,遠見南門一對人馬疾馳而來,為首的正是趙遜。
“趙將軍!”
百里燕上前行了一禮,趙遜翻身下馬上前來說:
“閣下是為晉軍穴攻偷營而來的吧。”
“正是,看來鼎煬侯也是料到了晉軍必來穴攻偷營。”
“嗨……本將為此還遭鼎煬侯一頓奚落。”
趙遜一臉不快,想必鼎煬侯在此事上與他意見向左。
昨晚晉軍偷襲三營,趙遜被招去中軍議事,當時三營都來告急,鼎煬侯倒是還沉得住氣,未從中軍分調人馬去救。
只是到了後半夜,晉軍攻勢增強,鼎煬侯終於坐不住,要分兵去救三營,當時被趙遜所阻,趙遜提出晉軍攻打三營是假,利用當日攻城地道反偷營是真,鼎煬侯當時也是採納了趙遜建議按兵不動。
只是不曾想拂曉天亮之際還不見晉軍偷襲中軍,右營、前營又連連告急,鼎煬侯誤以為晉軍不會天明後穴攻偷營,於是調兵去右營、前營增援。
此時趙遜提出,最該加強的反倒是後營,如果前營、右營是佯攻,後營反更容易被晉軍突襲,鼎煬侯哪裡還聽得進,堅持發兵先去救前營、右營解燃眉之急。
結果是調兵增援不久,中軍突然殺出晉軍好幾千人,且都是重甲步兵,鹹軍又無重甲步兵,騎兵已經調空,雖說是頂住了晉軍,但突襲之下是損失慘重。趙遜急忙趕回左營,便是調人去後營,以防後營有失。
“趙將軍,既然晉軍中軍偷襲已被撲滅,想來晉軍多半不會再突擊後營。將軍當全力抵禦左軍,今日定是一場血戰。”
“何以見得?”
“將軍可曾聽聞‘飛鳴哨’此物。”
“飛鳴哨?你是說宋國進貢的飛鳴哨。”
百里燕詫異,他只知飛鳴哨為晉軍所有,卻不知道是宋國進貢的。此時趙遜接著又說:
“既有飛鳴哨,卻未見晉軍發哨,那定是劫營失手。如此一來,晉軍確實不會冒險攻入後營,閣下所言有理。只是還是派出些人馬前去應付一二,萬一晉軍魚死網破,也好有個提防。”
“將軍所言極是,那在下先行趕回後營。”
行了一禮,百里燕騎著馱馬趕回後營不久,趙遜麾下的一千多騎兵趕到後營曾防。
天亮後,也確實發現一支少說五千人的騎兵繞道北面去攻打了趙遜的左營,想必是沒見飛鳴哨,無法突入後營接應,只能是繞道去攻左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