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鍾衡,停止攻城即刻殺奔東北大營。”
“諾!”
斥候退去,趙遜立身而起,喝道:
“傳令官何在!”
“末將在!”
“令左軍剩餘人馬趕赴城北,準備攻城。”
“諾!”
按計,姚盛突破東北大營向南突擊,鍾衡當立即停止攻城,率領所有人馬攻擊晉軍東北大營。
此時前番攻擊東北大營的六千晉軍步卒顯然已經力不能支,姚盛騎兵再一撤走,勢必要被堅守大營的晉軍吃掉,鍾衡此時若是率軍殺到,雙方實力應該不相上下。
但為不讓晉軍從城內抽兵,趙遜必須親自摔人前去城北攻城,不讓晉軍有喘息之機。此時此刻,他已違背鼎煬侯軍令,倘若不能抓獲姒昌,他的鎮東大將軍一職,怕是很有可能被鼎煬侯當場革職。
鍾衡得到軍令,旋即撤下攻城人馬,率領九千餘人直奔晉軍東北大營,不等堅守城北晉軍明白過來,趙遜已經帶人殺到,接替了鍾衡攻城。
而此時姚盛所率四千人馬已經只剩不到六成,在殺出南門之後只遇晉軍小股騎兵尾隨,多半是已經陷入了東北大營當中。
待殺奔至東南大營,晉軍依然是井井有條,顯然攻打晉軍東南大營的鼎煬侯所部並沒有發動較為凌厲攻勢,但好歹也引走了晉軍多數兵力。
與晉軍東北大營正好相反,東南大營晉軍主力集中於南門、西門,北門、東門防備較弱,畢竟北門直通杜陽城東門,增援異常迅捷。
姚盛繼續派出先鋒騎,以套索、繩鉤破壞營寨後一口氣帶人殺入。
估計東北大營一戰,引起東南大營注意,此時剛由北門殺入,晉軍騎兵迅時殺到,甚至還有重步兵,配置遠遠超過東北大營,想來此處定是韓合真正中軍無疑。
此時剛剛殺入北門百丈不到,隱隱之中便是看見那晉軍宮衛禁軍的裝束。百里燕精神大振,如同打了雞血斷喝一聲道:
“姚盛將軍,前方五十丈發現晉軍宮衛,想必那姒昌定在其中!”
“不錯,此營竟有晉軍重甲步卒,想來定是晉軍中軍所在!”
重甲步兵人數並不多,各個都是健碩壯漢,年紀也要二十七八三十奔上,普通士卒若是披掛重甲,便是難以靈活作戰,因此重甲步卒定是用於關鍵時刻衝殺敵方。
方才東北大營不見重甲步兵,如今這剛一進大營,便遭重甲步卒圍攻,顯然東南大營才是晉軍中軍所在。
此時姚盛騎兵陷入苦戰,被阻擋於北門,百里燕奮力衝殺,距離姒昌禁衛依然遙遠,卻也顧不得那麼多,他突然放開嗓門,操著晉國平湯口音大喝道:
“姒昌公子已被鹹軍所擒,速速救駕駕……”
如此重複兩遍,晉軍也是猛地一愣,即刻引得晉軍武將大聲求證:
“世子何在世子何在!”
“本世子在此,誰人妖言惑眾擾亂軍心!”
姒昌催馬上前躲在禁衛身後,剛才那一嗓子聽的耳熟,姒昌誤以為是自己人謊報軍情,不得不露面穩定軍心,殊不知這是百里燕之計。
百里燕料定姒昌此人定是沉不住氣,他好衝殺,如此亂軍之中韓合定是摁住他,不令其上陣衝殺,以免意外。現在說他被鹹軍給抓了,他還不得出面以正視聽。
不過如此一來,百里燕本來還沒發現姒昌蹤跡,只見晉軍後方一陣騷亂,便是知道姒昌定是被眾軍護衛在中軍之中。
於是他催馬上前一躍而起,槍挑晉軍重甲兵,一路狂飆突進殺到姚盛跟前:
“姚將軍,發現姒昌蹤跡,速令人馬隨我殺去。”
“眼下已是危如累卵,哪還能抽得出人馬!”
姚盛擋開一槍,已是氣喘吁吁。
晉軍東南大營戰力遠超東北大營,殺入北門已有一刻之久,愣是隻推進十幾丈,此時要是收兵,那便是一觸即潰陷入重圍之中,根本不等到抓獲姒昌,便是全軍覆沒。
“魏賢,我只予你兩百輕騎,倘若不能抓獲姒昌,你便自己退去,若是抓獲,即刻與我匯合。”
“諾,將軍保重!”
言罷,姚盛揮手招來兩隊騎兵,員額已經不到一百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