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鹹軍援兵抵達,老夫決意收兵,前往杜陽城外下寨,你以為如何。”
“鹹軍大軍既已抵達,鼎煬侯被我所困,何故又要撤往杜陽?”王碩不解。
“哼哼!”韓合冷冷一笑說:“鹹軍援兵將至,鼎煬侯若是知悉,定要拖住我軍,與鹹軍裡應外合。如此我疲軍與鹹軍四五萬援軍人馬接戰,怕是難以取勝,而前番攻殺鼎煬侯之功將前功盡棄。此乃其一。
其二,杜陽尚有守軍四千,我軍亦可以杜陽為依託修整,城池之固足抵三萬大軍,同時以杜陽城池牽制鹹軍於城下,而後我軍城內城外同時與鹹軍交戰,如此方可令先軍疲憊奔忙與野戰、城戰之間。”
韓合計劃利用杜陽城城牆,以城牆為依託,逼迫鹹軍既要攻城,又要野戰。如果不攻城,就要面臨城牆上數千計的箭矢,晉軍野戰大軍全然在城牆保護範圍之內。如果攻城,則疲於在攻城、野戰之間奔波,根本就無法打敗晉軍。
一座城牆抵得上三萬大軍,韓合此言絕非空穴來風。
如果城牆下野戰,城牆上的弓箭射程遠比在平地上射程遠,因為拋物線的起點高,同樣的射程前提下,多了一段可下落空間距離,所以韓合如果在城牆附近野戰,鹹軍弓箭手射不到城牆,而城牆上卻能射到鹹軍。
韓合不愧是老將,他壓根不打算和鹹軍硬剛,這種你死一萬,我損八千的仗,打的毫無價值,只能是徒增傷亡。
韓合話音落下不久,高塔之上令旗揮舞,晉軍攻殺過後旋即停止進攻,開始後撤。韓合走下高塔與王碩回到中軍帳中,此時前方坐鎮將領各自回到中軍大帳,魏涵、姒昌等人同在此列。
“諸將聽令!”
韓合一聲令下,眾人異口同聲:
“末將在!”
“即刻起,前鋒撤出陣戰歸附中軍,中軍後撤,極速前往杜陽城外下寨,後軍改為前鋒,繼續圍困鼎煬侯。”
大令下達,眾將齊聲應和:
“諾!”
此時韓合目光轉向魏涵:
“魏涵將軍聽令。”
“末將在!”
“令你率騎兵兩萬,速去駭穗以西五里修整,若見鹹軍,便於我迎頭痛擊衝殺之,不得令鹹軍黑天之前與鼎煬侯相會,以掩護大軍撤往杜陽。你可明白。”
“末將領命,只是一事還請韓老將軍明示。”
“講來。”
“這駭穗以西距離鼎煬侯大軍之間存有五里地界,我軍是死戰不不退到天黑,還是且戰且退到天黑。”
“且戰且退,若見鼎煬侯率軍包圍於你,不用等到天黑亦可撤退。這次你可明白。”
“末將明白!”
“好,諸將各回各營,準備撤往杜陽與縣局決戰!”
“諾!”
眾人異口同聲,隨後便是各自散去。只剩下姒昌還沒領到任務:
“韓老將軍,為何偏偏本世子沒有差遣。”
韓合捻了捻長髯,立身而起目光遲疑的落在姒昌身上:
“世子殿下箭傷未愈,老夫擔心殿下安危,故而不曾下令。此番我軍撤往杜陽,中軍帳設於城外,故而中軍須有人鎮守,以防鹹軍偷襲。”
“既然撤回杜陽,有何故將中軍帳設於城外。”
韓合沒急著回覆,而是低頭沉思了片刻,來回走了兩步:
“此戰兇險,我軍倘若不能勝,定然不能被困於杜陽。即便不能勝,鹹軍亦是慘勝。我軍養精蓄銳,來日還能再戰。故而杜陽我軍若不能勝,鹹軍亦蕩然無存,老夫不得不思完全之策。”
韓合預計,晉軍退到杜陽城外,雖然有可能打贏,但也有可能輸,如果輸了,中軍按在城內無疑要被包圓,這種事顯然不能發生,所以中軍帳設在城外。
一來中軍帳在城內,鹹軍怕是不太可能中計,但是設在城外,就有了調動鹹軍攻打自己的動力。
二來,萬一打不過,乾脆放棄杜陽撤往合池,合池尚有五千守軍,屆時晉軍何以佔著合池養精蓄銳圖謀再戰。而鹹軍即便贏了,那也是慘勝,鹹國的國力從此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