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合雖然老成持重,可他畢竟人不在現場,這是其一。
其二,就算他知道這裡有個坑,能想到陶土補城,但也想不到百里燕能晚上利用這個坑去坑騎兵。韓合料定鹹軍定然要偷營,所以必然安排騎兵在不遠處警戒,可他哪裡知道就是衝騎兵來的。
大隊騎兵,甭說大白天不好對付,晚上步兵更難對付,但百里燕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坑騎兵。
與趙遜敲定此計,隨後著手調整偷營計劃,趁著晉軍前鋒兩萬人沒到,派出騎兵六百人出城向南去。當然,這些情況晉軍斥候都看得見,也是為了讓他們看見。
約莫半個時辰,晉軍強行軍抵達府東岸一字城外浮橋,此時天色已近黃昏,晉軍剛到,派出哨探前來試探,結果被一字城守軍用弓箭射成了刺蝟。
眼看天黑,過河奪取一字城無望,晉軍距府河東岸兩百步紮營。之所以是兩百步,因為絕大多數流箭矢飛不到這麼遠。
時下單兵弩裝備率不及弓,普通的弩為輕弓射程的兩倍,有效直射射程可超一百七八十米,如果仰天拋射,最大射程,也就是流矢狀態能超過三百米。
而弓箭的傾徹力遠不如弩,隨著鎧甲的發展,弓箭往往將人射成刺蝟,頑強作戰者依然大有人在,弩就不同了,一箭刺穿非死即殘。
裝備最的多輕弓有效射程不過六七十米,約合五十步,拋射超過一百米,流矢狀態可能更遠。其次是硬弓,直射有效距離超過一百,拋射能有一百二三十米。
(注:一步泛指兩足一步,既左腳跨出一步,右腳跨出一步,每步後腳跟至前腳趾間距離摺合在內,約合1.5米左右。)
以上兩種弓受到技術材料限制,還射不及南宋弓箭普遍一百五十米的距離。
當下最遠的當屬強弓,直射距離略勝出硬弓一籌,且具有一定破甲傾徹力,拋射往往超過一百五十米甚至一百八十米,流矢狀態偶爾能超過兩百米。
不過這種強弓必須是身體力強,而且製造工藝複雜,材料昂貴,單臂拉力較大,唯有力士能用,一般弓箭手很難開弓。所以裝備最多的是輕弓,隨後是硬弓,強弓不是很多,因此拉開三百米距離,基本上不在輕武器射程之內
晉軍下寨後就開始埋鍋造飯,此時天色漸黑,百里燕跟隨趙遜等人騎馬離開尹秧城,前往一字城觀察敵情,與此同時,城內伏兵準備妥當,就等天色一黑,晉軍吃飯,殺晉軍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話說,人家吃飯你偷襲,人家就想不到?
那是肯定能想到,所以晉軍也等著鹹軍偷襲,只不過呢,偷襲鹹軍步兵營地是假,引誘晉軍騎兵現身是真。之前不是放出去了六百騎兵了嗎,晉軍肯定盯著,以為那是偷襲他們的伏兵之一,殊不知只是佯的誘餌。
趙遜之所以要從尹秧城出動步兵攻打晉軍大營,是為了此前放出去的六百騎兵能回來,需要提前開路。要不然晉軍就隔河三百來米,騎兵堂而皇之的坑了人家騎兵往回逃,還不用弓箭給射個人仰馬翻。
於是乎,這天一黑,晉軍大營飯香肆意。根據約定暗號,天色一黑,見晉軍大營升火造飯,遠去南面的鹹軍六百騎兵乘勢而出,突襲晉軍大營。
幾乎同時,晉軍先鋒統軍大都督得到鹹軍騎兵乘勢而來訊息,果斷備戰,埋伏在先鋒大營以東的晉軍騎兵傾巢而出,數量超過三千。
正值鹹軍騎兵抵近晉軍大營不足兩百米,晉軍騎兵現身之後,鹹軍騎兵突然轉向東南,與正由東而來的晉軍騎兵隔著五十多米擦肩而過,隨後六百騎兵直奔東南,不等晉軍弓手放箭,便引走了晉軍三千騎兵背後追殺。
幾乎同時,坐鎮一字城上趙遜下令,給尹秧城守軍發出訊號,命令伏兵開門出城,準備偷襲。
而所謂的訊號,其實就是站在城樓上揮動火把,守城的鐘衡見到約定訊號,隨即開門放出四千人馬,直奔一字城。同時一字城吊橋緩緩放下,與浮橋相連。這時晉軍先鋒大營調動弓弩手對準一字城浮橋方向,坐等鹹軍上鉤。
這一字城下是府河,為了進出方便,府河上有浮橋,用吊橋相連,因此河中央有浮橋,過河只能走浮橋。
吊橋一經放下,四千鹹軍迅速抵達一字城後,最前排是火輪車,其實就是平板車上堆了草垛,既能抵禦正面弓箭襲擾,又能放火的簡陋縱火工具,不過效果不佳,但好歹聊勝於無。此外還有盾牌、弓弩手掩護衝擊晉軍。
不過就見吊橋放下,卻不見鹹軍出來,這個時候晉軍坐鎮大都督納悶兒,鹹軍怎麼不偷營呢?
屁話,你都準備的萬無一失等著坑人,鹹軍自己是傻子,過來送人頭呢。
也就說話功夫,此前逃往東南之鹹軍騎兵接近大坑之際,突然分兵兩路繞開大坑。而晉軍就不怎麼幸運了。晉軍見鹹軍左右一分為二,晉軍當然也要一分為二。
但是晉軍人多啊,而且是戰術追擊包圍陣形,陣線寬大。而鹹軍不一樣了,整體呈縱列線,鹹軍剛剛分道揚鑣,不等晉軍分兵,嘩嘩……馬失前蹄人遭殃。
不是別的原因,天黑,晉軍光顧著追擊鹹軍,不等分兵,大波大波的晉軍掉坑裡,這還不算,前面騎馬的掉坑裡,後面騎馬的踩前面人,結果馬腿一軟崴了腳,又摔了。然後如此往復,前面摔倒,後面踩,後面摔倒後面接著再踩。
而這個時候鹹軍跑的正值撒歡,晉軍就聽自己人一片聲嘶力竭哭爹喊娘,追著追著,盡然少了好幾百人,數量還不在少數。晉軍騎兵都督頓覺不妙,難道是上了鹹軍的惡當了?要不然鹹軍騎兵一直跑幹什麼。
正值猶豫之際,鹹軍六百騎兵突然掉頭,迎面殺向晉軍騎兵,雙方一番交手之下,不等晉軍殺得過癮,鹹軍又跑,這次是往回跑,而且還往大坑跑。
這個時候大坑裡全是人仰馬翻,基本就把坑給填的差不多,於是鹹軍直接打坑上過。可這下倒黴了,坑裡還有一口氣的,剛剛爬起來,不是被撞死便是被踩死。
儘管鹹軍騎兵自己打坑上過的時候,馬蹄打軟也摔了十幾個人,但數量不多。
而與此同時,晉軍騎兵尾隨追殺鹹軍,然後也從坑上過,於是又踩了一遍,這下是不死也死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