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尹秧城就是土坯城牆,因此土坯城牆的損毀率比包磚城牆高得多,加上當地地處江邊,泥土含水量大,不是夏天晴天,修復城牆的難度很大。
如果採用陶土,可以先用陶土燒成規則或不規則磚石,然後累砌,再加以粘土夯實,如此可以很快修復城牆。同時也能燒結陶塊砸人。
商定修復方案之後,趙遜調集城中百姓,前往府河東南一里處挖掘陶土,正如百里燕所言,果然發現陶土,隨後就近伐木開爐,連夜燒磚。
而與此同時,尹秧城的異動,三天後報到晉軍肥城大營韓合耳邊,一聽說尹秧城大興土木,韓合心生不解,於是問道探馬:
“本將問你,可知鹹軍軍民究竟挖掘何物。”
“卑職不知。鹹軍哨騎遍佈,故而屬下等多人無法接近。但是一連觀察兩日,只見城南一里之處煙火四起,像是燒什麼。”
“那能燒少什麼?”韓合起疑,擔心有變,於是追問:“除此之外,還有何異常,鹹軍守軍人數可有增加。”
“屬下趕到時不曾見有援軍,若是前些日,屬下便是不知了。不過鹹軍大量伐木,並將原木、稻草鋪在城牆之上,不知何用。”
“嘶……將原木鋪在城牆之上?”
聽到這裡,韓合心中更疑,屏退來人後與王碩道:
“王碩將軍,老夫怎覺尹秧城似有援兵趕到之象。”
“但據水軍來報,水軍已經封鎖江面,鹹軍並無過江跡象。但前番攻打肥城,劫走我軍糧草鹹軍至今未見下落,莫非這股流竄之敵已經進入尹秧城?”
“嗯,不無可能。既如此,當火速命令前軍,直取尹秧城。我等也速速移營,只要攻下尹秧城,鹹軍便再無反攻希望。”
韓合老謀深算,料定尹秧城鹹軍異動,一定是軍力增加,加強城防跡象。如果單憑兩千多守軍,這麼興師動眾的伐木挖土,顯然並不正常。
而此時韓合尚在肥城,而晉軍先鋒兩萬多人曾奉命扼守肥城西南,為大軍修整提供屏障,距離尹秧不到九十里地,輕裝簡行強行軍,也得一天一夜才能趕到。
韓合起初之所以沒有攻下尹秧,只因為尹秧以南兩百里就是望親江叉江口,叉江口西南流進志國,因此尹秧城地位敏感,韓合剛剛攻取肥城,再攻尹秧城,如果志國出其不意,韓合有可能全軍覆沒,被志國撿了便宜。
而且到時候,志國來個替鹹國出頭,晉國豈不被打碎門牙。
於是考慮再三,韓合攻下肥城修整之際,從後方調來三萬役兵,填補一路攻城略地分兵把手的空額,等到修整結束,再打尹秧城。
只是沒想到鹹軍反應迅速,打亂了韓合部署,只能提前催動前軍兩萬人先去圍城,等到大軍趕到後,再行攻城。
於是就是這一來一去四五天時間,堅守尹秧趙遜不僅修好了城牆,還備足了滾木檑石,坐等晉軍攻城。
這天,百里燕城牆上指揮潑糞撒尿,為阻止火攻城牆,臨時在城牆上掛起原木和稻草編織袋,編織袋內用爛泥、稻草大糞裝填,然後鋪在城牆上,以此抵禦淋了松油的弓弩、火箭襲擊,同時也能抵擋石塊攻擊,如此便等於給城牆披上一層防彈衣。
此種防禦措韓合也是聞所未聞,顯然不是當下能有的,自然是百里燕折騰出來的結果。
這種給城牆“掛防彈衣”的措施,也還是南宋期間出現的技術,用來防禦當時前膛炮實心彈丸的黑科技,時下當然不可能有。
時下攻城器械較為原始,只有衝車、雲梯車、破牆、臨車、巢車、塔車、弩等,投石機也有,但分很多種。
最原始的石砲車需要人力拉動,最先進的巨型槓桿配重投石機,是繳獲自金雪狄人的器械技術,中原仿製的產品,但工期很長,耗時費力,體型巨大,轉運也不方便
因此城牆是除城門之外,破壞城池的重要手段。如果無法透過雲梯車、臨車、塔車登城,就只能破壞城牆和大門。
火燒城牆或是用人攻到城下,以乾草烈柴淋以松油、桐油火燒,引發牆體熱脹冷縮自己炸裂,早期開山修路,便是用松油火燒岩石,然後潑水等著自己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