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燕權衡再三,篤定公叔闊不知道:
“回相國,三日前之事,本世子已然記不起來,還是問別的吧。”
“哦,記不起來。方才世子還言自己天生聖體,神念加身,如此好記性,何以忘卻啊!”
公叔闊臉色立時嚴厲起來,瞪著眼珠厲色懾人。百里燕故作驚恐嚎啕大哭:
“嗚……相國爺爺好嚇人,本世子不知就是不知……”
百里燕一屁股坐地上,立時嚎哭起來。公叔闊見狀心中無計,於是又道:
“世子既然不知,老夫便不再為難於你。但要謹記,世子務必用心研讀,下次再進王城,老夫要考你學問,倘若答不上來,一問便是十下竹條,世子可清楚。”
“嗚嗚……清楚清楚,我要回府,我要回府……”
“世子請吧!”
公叔闊示意宮人扶百里燕出宮,隨後徑自去了後殿。
出宮路上,百里燕暗自琢磨起來:
“公叔闊果然陰險,看來伍算、西門華、塞騫三人應該沒有透露口風,否則不會有剛才的下文。可逼自己讀《列國文範》難道是想試探什麼?不會錯,老賊殺心不死,一定是沒能從伍算那裡得到真言,擔心伍算有所隱瞞,於是出此下策暗算於我。”
公叔闊畢生輔佐三代君王,在弱肉強食列強林立的戰國之下,一手把晉國扶上強國道路,沒有點手段和謀略,顯然是不行的。以公叔闊的城府,試探伍算無果之後必然反手盯上自己。
事出反常必有妖,其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定是懷疑自己或者歧國有詐。
但他沒道理懷疑一個孩子,至少在十二三歲展露鋒芒之前,沒有道理懷疑一個孩子能有過人的膽略,其動機要麼是試探質子府中有高人,要麼是想試探自己的的智商。如此一來,強逼自己讀《列國文範》顯然是個毒計。
到時候公叔闊問起來,如果對答如流,正好中了他的下懷。如果自己繼續裝傻,一問三不知,也說不過去,反而加深公叔闊的疑慮。這樣一來,唯有介於模稜兩可,清楚與不清楚的模糊界線才能騙過公叔闊。
想到這裡,百里燕開始琢磨起來,如何才能騙過這個老混蛋。
就在百里燕離開偏殿之際,後殿之中晉王問政於伍算:
“伍算大師連日視察水軍大營,不知大師可有良策予我晉國,以壯我晉軍威勢。”
“晉王若想水戰取勝,宜當置水軍於東海,置於內河成軍,充其量泛舟於小湖耳。”
聞聽伍算一言,晉王心裡不快。
平湯城逐蒙寒江而建,置水軍大寨一處,以拱衛都城,向東可沿蒙寒江東去四千五百里入東海,向西數百里通聯望親江,順流北去可至鹹國入北海,亦或者逆水而上向南入宋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伍算善於設計戰船,三日前被公叔闊請入宮中之後,第二天便與塞騫去往水師大寨視察水師戰船和作戰用具。晉王問伍算有什麼辦法讓晉軍水師強大起來,伍算建議晉王應該讓水軍變海軍,去東海操練才能算是一支水上軍隊,晉王當然就不樂意了。
縱然心裡不痛快,晉王還是忍了,沒發作在臉上:
“常聞伍算大師善於營造戰船,不知伍算大師能否助寡人一臂之力,打造一支所向披靡船隊,用以迎戰中原。”
“敢問晉王,而今霸主何人。”
“自是志國,焉能有他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