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他連張兵和董浩都沒帶,就一個人開車往香河去。這一路上他遇到的大卡車基本上都是傢俱廠的貨物運輸車。
他從來沒有來過香河,更沒有去過和霞傢俱廠,不過和霞傢俱廠在本地實在太有名氣,整個縣有一半的廠子是依附於傢俱廠的上下游的,因此他不費力氣的就找到了廠區。
聽說李和來,付霞也早早的等在了廠子的大門口。
她把許多人都趕走,只有她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廠門口。
許多人好奇,來的是什麼人,需要她親自迎接,要知道除了縣裡和省市領導,根本沒有什麼人值得她親自接待的。
但是沒人敢上前問一句,都曉得付總是出了名的暴脾氣。
李和把車子停在廠區的門口,像一個將奔赴刑場的烈士,抬頭挺胸的下了車。
“哥,你怎麼有時間來了?”付霞還是和以往一樣,對他的態度沒什麼變化。
“沒事,我就來看看。”李和的神色有點不自然,眼神還特意向付霞的肚子上瞄了一眼,還是沒有顯懷。然後故意往廠子四周看了看,“這是在擴規模?”
他發現附近最北端的圍牆已經拆了,許多車輛正在拉渣土進出。
“嗯,擴建到800畝,這兩年行情不錯。”付霞笑著理理額頭上的亂髮,“哥,帶你轉轉,你好不容易來一次。”
“行吧。”李和其實對廠子沒多大興趣,但是來都來了,不參觀一下確實有點不像話。
“哥,這邊是我們的一個展廳。”還不待付霞進去,旁邊的導購經理就及時拉開門,而付霞就把門抵著,揮手讓導購去忙自己的,把李和迎了進去。
“挺不錯的。”李和對展廳的第一感覺是氣派豪華,精緻大氣。
“我們目前有一部分是實木傢俱出口和代加工,這個展廳就是出口展廳,開發的品種樣式都在國外很新潮時興。不論是閒適的英式田園風格,還是清爽的地中海風格,抑或簡易的日式風格,大氣祥和的中式風格,這個展廳都有。”付霞不停的介紹。
“挺不錯的,你用心了。”李和無非就是這裡敲敲,那裡摸摸。
在一些半成品與完成品前觀看時,他已不滿足於只用眼去觀察,伸手想試試品質如何,可即使小小一把實木椅子,木材的重量也令他意外與稱奇,真材實料。
他想這或許就是付霞成功的原因吧,一個當初只投入幾萬元的小家庭作坊,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不是絕對的運氣。
之後付霞又帶著他去了好幾處生產車間,偌大的空間裡滿眼可見實木原材以及半成品、完成品,機器很多,工人很多。
但是隻有一處車間引起了李和的興趣。
因為從板材下料到部件完成只有十臺裝置,連一些雕花設計也都是機器完成,與其它車間完全迥異。
他仔細看了看裝置銘文,然後問,“這是什麼裝置,還是德國的?”
“國外的出口標準標準比較高,所以我們從菲律賓購買了這些二手裝置,叫導向鋸,精度非常好,鋸成的板件平直光滑,可以直接封邊,不會爆裂。”付霞對涉及到傢俱的方面的東西都是信手拈來。
“估計一分鐘有8000轉,高速硬質合金鋼。”李和在轟隆的機器聲中瞧了一會。
“哥,你真是行家!”付霞伸出大拇指給了一個贊。
李和不在意的笑笑,只能感嘆這麼個普通的加工裝置,國產就沒這個水平。
差距總是不自覺的從細微中體現出來。
午飯的時候,兩個人沒有去飯店。
付霞在家裡燒了李和最愛吃的紅燒肉。
李和夾起一塊嚐了下,笑著道,“水平沒下降。”
“喜歡,就多吃點。”
兩個人邊吃邊聊,但是始終沒有談到李和想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