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了真氣境並非是就有了真氣境的力量,因為他沒有進行凝脈,凝脈就是在身體之內鍛造出脈絡,法力可以在脈絡之中行走,達到氣運全身。
凝脈需要有著秘法才可以,一般的情況之下一個人可凝練出一條脈,而強者可以凝練出兩條甚至是三條,每多出一條其戰力也是成倍增加,與此同時每凝練出一條卻也是對自身有著巨大的傷害。
凝脈說起來簡單,實際卻是極其困難,一旦凝練錯誤,將走向岔路,後果不堪收拾,所以凝脈都有著特殊的凝脈之法。
蕭廷有凝脈之法,識海中有著金色小人留下的神王體凝脈之法,此法強大無比,可以凝練出四條靈脈。
雖然有著凝練四條靈脈之法,但也不一定可以凝練出四條靈脈來,受身體條件等影響,具體能凝練出多少條來還要看實際情況,一旦條件不允許而強行凝練的話,那結局就是爆體而亡。
凝脈需要大量的元氣支撐,原本沈謙以陣法勾引煞火,地上落了厚厚的一次火精,但是現在卻是滿地成灰,原來有個大盜將所有的元氣都掠奪一空了。
蕭廷心中又暗罵了一聲,隨即心神一顫,因為他感覺到了一個存在正瞪著一雙眼睛,氣鼓鼓的鼓著腮幫看著他。
眼前沒人,但是卻似是真實存在一般,蕭廷知道是青蓮帝兵內的神。
現在蕭廷早想著將這個強盜、惡魔處理掉了,有帝兵在身並不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帝弓、十二虹和縹緲鞭中的神就像是不存在一般,而青蓮帝兵中的神卻是如此活躍呢?
蕭廷尋來尋去也沒有找到哪怕是一顆火晶石,全部都被化成了粉末,好在還有不少的草藥,更有生命之泉,否則蕭廷真的是要無奈了。
有著現成的聖鼎,更有地脈之火,煉製一些低品階丹藥很容易,再加上生命之泉中本身就有著強大的元氣,足夠他開闢經脈了。
四條經脈每一條都是從紫府命泉匯出,隨即進入四肢,然後進入仙台,但是四條所過的經脈卻是各不相同。
蕭廷仔細的將四條經脈打通的方法參悟了個透徹,四條經脈打通難度卻是不同,一者易,一者難,而另外兩條似乎不太難,但也不太易。
每個聖地、遠古世家都有著獨到的修煉法門,凝脈的不同註定了以後修煉的道路不同,蕭廷突然發現這四條靈脈雖然所過路線不同,但是幾乎將周身大穴都打通了。
這也不奇怪,為何神王體可以運使鬥戰聖法演化出萬般攻伐大術,因為他的凝脈路線將所有的一切都打通了。
凝脈之後和凝脈之前施展同樣的神通術法其威力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凝脈之前施展法力不過是肉·身的力量,而其後卻是貫通了肉·身和元神,也就是說凝脈後施展的術法之中擁有了道與理的法則之力。
這是區別,道與理的法則之力強悍遠比肉·身的力量強悍無數倍。
蕭廷決定先選一條看起來容易打通的靈脈開始凝脈。
凝脈需要萬分小心,稍有不慎將會走火入魔,這一凝脈開始蕭廷才知道凝脈的不易,每一條靈脈都有著無數的支脈,萬一一下走錯,乃將是萬劫不復。
蕭廷身上金光萬道,整個人金光燦燦,如同一個金身大佛,與此同時頭上蒸騰起了金色的大浪,每一次打通一個關節就會出現洶湧的波濤,一波狂過一波,一浪疊過一浪,隨著靈脈的貫通,他頭頂的金色浪潮如同狂風捲海。
澎湃的海潮奔騰如同千軍萬馬奔騰,隆隆作響,幸好周圍無人,否則這種金光,這種聲響足以將人眼照瞎,足以匠人震的耳聾。
金光、隆響全部都是氣血造成的景象,金色的血液散發耀目光芒,血氣激盪發出震耳聲響,一個人的血氣強大到了這種地步,他的力量更是恐怖至極。
最終一條靈脈打通,蕭廷感覺到力量在體內奔湧,命泉之中似是一道寬闊大河奔騰而出,滋養著身體的每一處肌肉、骨骼,靈泉貫通了四肢百骸,貫通了五臟六腑,最終交匯到了頭頂仙台,元神與命泉貫通,凝脈成。
一條脈成,蕭廷渾身籠罩了一層黑臭之物,竟是血脈啟用了肌膚,開始淬鍊身體,將身體進一步淬鍊的更加堅固,同時排出體內雜物,整個人看起來更是晶瑩璀璨,如同金色的寶石一般。
蕭廷長出口一口氣,感受著體內奔騰的力量,同時將方才凝脈的一幕幕浮現在了腦海中,而後將下一步凝脈的步驟在識海中演化了一番,確認無誤之後,服下了一些丹藥恢復了元氣,同時喝下幾口生命之泉,讓體內充盈著足夠的元氣,才開始凝練第二脈。
第二脈凝練的難度更大,危險也是更大,但是凝練之後所帶來的力量簡直是難以想象,頭頂之上氣血衝擊,有著撼動天地日月之力,若非此地特殊,早已將這個蜂巢震塌。
有驚無險的凝練了第二、第三條凝脈,但是在凝練第四條經脈的時候,他卻是停住了,因為這條脈穿心過更為密集的神經和穴竅聚集處,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差錯,結局將不可收拾,這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
同時蕭廷也感覺到了體力難以為續,不是力量不足,而是身體強度不夠,似乎打通身上的那處經脈需要有著超越身體極限的力量,要麼是打不通,要麼是經脈承受不住,這是一個死關、死結,根本無解。
蕭廷睜開眼,仔細參悟了一番,最終搖頭,但是他卻是不肯放棄,一旦放棄將會凝脈有缺,難以達到登峰造極之極境。
蕭廷有一種感覺,最後一脈若是凝練成功,其產生的威能將與前三條靈脈產生的力量相當,這就是蕭廷的難處,若不凝練出最後一脈,力量將差了一半。
“必須想方設法將最後一條凝脈凝練出來,必須!”
蕭廷打定主意,但是又不能強行為之,否則必死無疑,他必須靜下心來想一個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