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浩,明知損失龐大,還要攻城,其實也是不得已的情況。
因為只有秦軍反抗的激烈,齊國損失慘重,齊軍破城之後,對咸陽城毀壞的時候,更有名正言順的理由‘復仇’。
君子浩知道,齊國要對這個咸陽城展開屠戮,當然君子浩其實是不想這麼做的,畢竟他也是身受儒家薰陶的人。
儒家宣揚的主體還是一個‘仁’字,對於打敗的敵人,儒家所推舉的是對他們寬厚仁慈。
然而君子浩此時卻想的是破城之後,合理的對秦國報復,當然他這麼做,完全是因為當時叔孫通前往項家的時候,與項家達成的協議,那就是把秦國都城咸陽交給項家處置。
當攻破咸陽的時候,項家對秦國展開屠戮,他如果壓制自己下面計程車兵,下面計程車兵,必然有些反抗的心理,所以到那個時候,他也只能放任他這麼做了。
這場咸陽攻防戰,君子浩是加大了很大的力量,弩手,重步兵,還有各種攻城兵。
咸陽城外的護城河已經沒有了水,當然這是秦國有意為之,他們這麼做,是害怕君子浩以聚水的方式,以水攻破咸陽城。
還有一點,那就是以這個坑,為防守要地,這個坑下面全是尖刺,只要調入坑裡,那就必死無疑,曾經有河水在,掉下去後,只要會點水性的人,還是能苟活下來的。
但是抽調了水,這是沒有一絲的活路了,下面全是竹子搭建的尖刺。
這是君子浩大軍還沒有到來前,就做好的陷阱,至於河水,讓秦國的一些人,給改道了。
流淌到了咸陽城外平原上,齊軍所走的地方,都是溼潤的,而且泥坑很多,這路並不好走。
本來君子浩想改一些河流方向,但是河流的操控位置,在秦軍手裡,想拿下來,可以說是十分的不易。
戰爭一直持續到了十五天,地上,全是屍體,城樓上也全是屍體,而在那個坑裡,還燃燒著火焰,這讓齊軍,想清理那個刺也很是問題,至今沒有清理掉,而陸地上,依然是坑坑窪窪的。
而在咸陽城內,很多地方都成為了廢墟,這是齊國投石車的作用,這十五天的交戰,齊軍損失了八萬多部眾,可謂是相當慘重,而秦軍至少了損失了三萬多民兵。
現在駐守在咸陽城的兵力,其實都是民兵,強制召集來的壯丁,民兵三萬多,但是一些被投石車砸死的一些婦女,小孩,還有行走的路人,那都是無法統的。
而且秦軍現在可謂是全民皆兵,一些小孩,一些婦女,也都被召集進來,進行備戰。
在城樓上,還能看到一些女子的屍體,她們都是被召集來,征戰的婦女。
她們運輸後勤物資,同時拿著錘頭,刀什麼的與上城來的齊軍交戰。
對比與齊軍,秦軍之所以損失這麼少,那是因為齊軍能登上城樓的人太少了。
畢竟下面是火坑,而且上面的人還有弓箭手,即使齊軍登上城樓了,只要把梯子給推開,那就是一系列的人都摔下去。
而且上來的齊軍寥寥無幾,及時上來了,那都是一個人打好幾個秦軍,人多勢眾,傷亡大大的縮減。
齊軍基本上是靠箭雨來殺傷秦軍,同時還有投石車給城中製造破壞,和城樓製造破壞。
不過在十五天的時候,戰火營到來了,一切不一樣了,秦軍震驚了,他們知道眼前的這股軍隊是什麼軍隊,雖然沒有交戰過,但還是聽聞過的。
田橫一聲令下,戰火營的火炮開炮了,連續二十多炮,城樓塌陷了,而且戰火營也把秦軍的城牆給轟出來一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