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舉兵八十萬之眾進攻函谷關。
此次晉國進攻函谷關,空國而戰,國內是十分的空虛,但是魏無忌要拼一次,他也確定了齊國絕對不會趁這個機會對晉國進行進攻。
在晉國攻打函谷關的一個月後,項家舉兵三十萬進攻武關。
雙方進行攻防戰,秦軍不出關迎戰,而晉軍想入關中,必須要破函谷關,就這樣雙方堅持了四年之久,魏無忌也沒有攻破函谷關,但是他沒有撤軍。
他依然動用著晉國的資源,去攻打秦國,秦國這一戰,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同樣魏無忌的損失也很慘重,雙方僵持了四年之久,誰也沒有奈何的了誰。
而項家也一樣,他們進攻武關也用了四年之久,也沒有破了武關,上一次輕鬆越過武關,那是秦軍的疏忽,對武關沒有設下重防。
但是吃一次虧,怎麼可能在吃二次虧呢,秦國的高層們,也不都是酒囊飯袋們,他們也是聚集著諸多的人才。
在雙方大戰之前,秦國就集中了武關周邊的力量,還有武關常備精兵軍團,來守護武關。
四年的僵持,雙方都希望對方能退讓,秦國覺的,他們讓出了函谷關之外的所有領土,這是一次很大的退讓了。
然而晉國不這麼認為,尤其是趙人,他們覺的長平之戰,讓他們家底盡失,如果不在秦國身上拿點損失,這四十多萬,趙國精兵,可就死的毫無意義了。
晉國,魏地,大梁。
一個身穿黑色衣服的老者,看著眼前的晉惠帝:“陛下,我又贏了!”
魏嬰看向眼前的老者:“張儀啊,你能不能去遊說齊國,讓他們助我們滅秦啊!”
眼前的老者便是魏人張儀,他履行了自己最後的義務,去齊國,在歸來的時候,他沒有在去齊國,而是去了他的故土魏地。
魏嬰得知張儀來到魏地後,對其是盛情邀請與款待。
希望張儀能成為晉國的相國,張儀之才,在魏嬰的哪裡,那是大才,如今的鬼谷四友,只剩下一個孫臏與張儀了。
而孫臏成為了一個殘疾,雖然還能帶兵出擊,但絕不是當年那麼意氣風發了,所以如今的鬼谷四友,在魏嬰看來,只有張儀一人尚存。
張儀沉默了一會,然後看著魏嬰說道:“陛下,秦國對我有知遇之恩,如果我幫助陛下伐秦,那必然會受到天下人的責罵!”
“請陛下,恕罪!”張儀看著魏嬰說道。
“而且以我之見,此時的晉國還無法滅秦!”張儀沉默了一會說道,他希望能勸說魏嬰,放棄攻擊秦國。
雖然他是魏人,如今也是在魏地,但是秦王,秦國,對他有很大的知遇之恩,如果沒有秦國,張儀不認為天下人能知道他張儀。
同時張儀也是按照自己的見解勸說魏嬰,他覺的晉國想要長期存活,不能過度用兵,當年魏國衰弱是因為什麼,那就是因為長期的用兵,導致了窮兵黷武!
“張儀啊,難道你不相信我晉國的兵馬嗎?三國歸一,早已經今非昔比,不是當年三晉可以相提並論的!”魏嬰看著張儀說道。九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