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權奪利是建立在大秦帝國還存在的基礎上,如果在大秦帝國如此危難的時刻,還爭權奪利,那怕是不希望大秦帝國亡的在快點。
為了讓魏冉更加賣力,嬴稷做出了一個很大的讓步,給魏冉一個很大的許諾,如果魏冉封王,那麼他所治理的領土不在僅僅是現在所有的領土了,而是會穰語之人,皆背魏冉所管轄。
這很大的提升魏冉的地位,本來魏冉的地位就已經很高了,朝中嬴稷很難與其扳手腕,如果魏冉在被封個王,想搞掉魏冉基本上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了。
這麼做,無疑是預設四貴的發展,對四貴的一次讓步。
放棄之前鬥爭所得來的所有戰果,所以范雎才會站出來極力阻止,因為這個戰果不是嬴稷一人所得來的,是他和嬴稷一起奮力的鬥爭,所爭取而來的。
但是許諾給了魏冉一個王的封號與許可權,那麼他們多年的奮力鬥爭,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一個泡影。
他看著嬴稷,雖然他很想站出來,力諫嬴稷,但是想到如今的大秦帝國,他又不得不沉默下去。
大秦帝國目前離開不了魏冉,王翦之後,魏冉是大秦帝國最後的支柱。
這是他范雎無法否認的,范雎還無法否認的一點,那就是嬴稷的確太嫩了,太年輕了。
他之所以支援嬴稷奪權,有一部分是為了自己,還有一部分,那就是大秦帝國的局勢十分好,作用四關之中,有著四大險關,還有著巴蜀的糧倉。
有著龐大數量的精兵,也有著諸多的猛將,還有著能臣,這完全是有著奪取天下的可能性。
而能與之抗衡的大齊帝國,遠在東方,如果實行連橫之策,瓜分天下,在他的帶領下,大秦帝國擊敗大齊帝國未必是一個難事。
但是世事難料,三家歸晉,晉國的國士無雙魏無忌出山了,發兵伐秦,破了函谷關,關中大敗,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范雎無法想到的。
在他的認知裡,有著函谷關敵軍很難能進入,即使進入了關中有著如此龐大的兵力,在關中他們也是很彪悍,強大的。
但是這失敗一系列來的太過突然,讓他根本反應不過來。
“陛下,可要一言為定呀!”魏冉看著嬴稷淡淡的說道。
“皇帝之言,一言九鼎,我既然說了,那麼必然會遵守諾言,我希望舅舅能如願為王!”嬴稷看著魏冉說道。
“陛下,放心就好了,一個月之內,魏嬰必死無疑!”魏冉此時不在像剛才那樣還含蓄的說九成,還有一成失敗,而此時他說的是魏嬰必死無疑。
這足矣證明了他的自信,同時也有著他的狂妄。
魏冉此時的心情是十分的好,他知道登上王位這代表著什麼,如果登上王位,他覺的在他有生之年,嬴稷在無削弱四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