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准許攣鞮放的放出一個人,前往去送信,準備牛羊與馬。
攣鞮豐德後續大軍,距離阿拉莫也已經不是很遠了,他們知道攣鞮豐德被圍堵在這裡,他們便立馬快便加鞭救援。
但還是晚了一步,此時攣鞮豐德的送信已經送到了太師郝連千先的手中。
郝連千先看著手中的書信,他沒有敢一人做出,而是把書信遞給與他同行的一位攣鞮部落的高階人物‘攣鞮豐戰’。
攣鞮豐戰與攣鞮豐臺一樣是攣鞮豐德的弟弟,但與豐臺不一樣的是,攣鞮豐戰並非是親弟弟,而是堂弟。
攣鞮豐戰看著手中的書信,他是攣鞮豐德的親信,同樣也是攣鞮部落軍事統領‘大都統’。
當然這個大都統是他戰事的官職,一般的時候他是親王,只有攣鞮部落的高等人物,才有資格被封為親王。
親王在草原上是僅次於部落大酋長的人,當然他們雖然為王,但無法與左賢王,右賢王,北賢王,也無法與草原太師相比。
他們是當年攣鞮冒頓為了安撫跟隨自己征戰的人,所設立的一種獨特的爵位,只有攣鞮部落的人,只有姓攣鞮的人,才可以封為親王。
而親王是世襲制度,想封親王,需要在匈奴帝國中立下不世戰功才可以。
自冒頓死後,親王在也沒有被設立過,在攣鞮部落中一共有四個親王,這四個人被稱之為攣鞮部落的四大親王。
攣鞮豐戰是世襲繼位的,其餘的三位都是草原上的戰神級別的人物,雖然他們的年輕已經過了壯年之際,但他們的功勳是無法磨滅的。
即使是攣鞮豐德對於那三人也是充滿了尊敬,因為沒有這三個人與攣鞮豐戰的父親,攣鞮部落想立足於草原霸業,是十分困難的。
郝連千先看著攣鞮豐戰詢問道:“親王閣下,我們該如何做?”
雖然郝連千先是太師地位是要比攣鞮豐戰的地位高,但奈何人家是攣鞮豐德的堂弟,從某種程度上,人家的身份比他郝連千先要高,所以郝連千先想先聽聽攣鞮豐戰的意見。
攣鞮豐戰看著手中的書信,跟隨在攣鞮豐德的身邊,他知道這封信是真的,這的確是攣鞮豐德寫的。
攣鞮豐戰想不明白,一直不服輸,十分有血性的攣鞮豐德為何會寫下這種投降的書信,但是事實就擺在自己的面前,他不得不接受。
如果他拒絕了這個書信,那就得對齊國發動攻擊,攣鞮豐德如果死了,這攣鞮部落誰來繼位呢?
一般情況下,這個時候攣鞮豐德死了,繼位的應該是他的弟弟攣鞮豐臺,但是攣鞮豐臺與攣鞮豐德在一起,攣鞮豐德死了,恐怕攣鞮豐臺也會跟著一起死,這大單于的位置落到誰的手中,那就是一個疑問的了。
雖然草原部落是兄終弟繼,父死兒繼,雖然他攣鞮豐戰是攣鞮豐德的弟弟,但那僅僅是堂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