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你應該知道,我秦國不是什麼富裕之國!”
“這一千萬兩投入進去沒了,那麼我秦國一年的稅收可就沒了!”嬴稷看著張儀說道。
秦國是一個農業之國,施行耕戰之策,其一年的稅收不過一千萬兩白銀罷了,不過他糧食的收成要很多。
而一旁的白起看著張儀說道:“張儀啊,你可知這一千萬兩白銀,是我秦國多久的軍費嗎?”
“陛下,我不需要一千萬兩白銀,我只需要三百萬兩白銀,與三個月的軍糧,便可以百分百的取得這上黨郡!”白起看著嬴稷說道。
這些年來,秦國在西部打的勝仗,基本上都是白起打的,為秦國開疆擴土了不少土地,增強了秦國的力量。
西部對於秦國而言十分樂觀,西戎,義渠都西逃而去,殘部紛紛臣服於大秦。
反觀東部就不容樂觀了,雖然秦國國力強盛,在這諸國爭霸當中是唯一一個可以單獨抗衡齊國的國家。
但是在與齊國的爭雄當中,秦國一直處於下風,一直被齊國壓著打,齊國東部的處境並不容樂觀,雖然三晉近些年來的戰事常敗,但是秦國在東部的戰事何嘗不是常敗的處境呢?
因為秦國東部常敗的原因,讓秦國的朝堂上,主戰派,武力派的人,一直受到那些合縱派,文官集團的打壓。
這讓很多武將的高層十分不舒服,不過因為秦國的大戰略是先平定西部後方,在東出中原,所以主力軍隊一直在西部。
後來在趙國,秦國大敗後,秦國的武將們更是被朝堂的文官狠狠的打壓了一頓,這讓身為武安君的白起十分憤怒,多次請命帶秦軍東出與齊國一決雌雄。
但是奈何秦國的後方無力再次支援秦國在一次的大軍東出,而且秦國內部遭遇了項家的攻擊,這秦國不得不放棄進攻。
驅趕走了項家後,秦國內部一片廢墟,咸陽城差點被攻破,這讓文官集團,徹底的打壓武官集團,很多武官因為項家偷襲秦國,他們作戰失利的原因,很多將領沒有戰死在戰場上,卻被文官集團逼迫的握劍自殺。
這讓武官集團遭遇了一次打擊,所以白起多次上奏,掌兵東出,為大秦帝國的軍人挽回尊嚴。
但是奈何秦國的情況,並不允許,在加上文官集團掌權,四貴們並不同意這個時候戰爭,但是無論如何,秦國上下有一個重要的戰略,那就是東出。
東出的第一步,那就是掌握上黨,以上黨為根基,北伐趙地,西進韓地,南下楚地,形成一種橫推的局面。
所以秦國必須要快速的掌握上黨,但是上黨在韓地的手中,韓地是晉國的,然而這個時候晉國還沒有完全的融和,各自為政,很多時候協調還是不行。
所以秦國覺的如果武力進攻,只能趁現在,如果等晉國協調的差不多了,那個時候秦國在東進,奪取上黨,恐怕就異常的困難,秦國的武官這一派,看準這個時機,多次上奏出兵進攻韓地,奪取上黨,順便以震到秦國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