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海軍滿載而歸,而在蘇祿城的港口的城樓上,蘇祿東王被吊在了半空中。
齊國離開了東印度的海域,東印度總督範西澤親自率軍征伐,看到蘇祿東王的樣子,他偽裝成十分傷心的樣子。
隨後他開始在蘇祿城內給蘇祿東王舉行國葬,對於齊國,他根本沒有過問,因為他知道齊國要履行自己的承諾,要離開南洋了。
這國葬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的,當然範西澤這麼做,無非是在拖延時間,給齊國足夠的時間離開南洋。
而蘇祿國的東王首相看著範西澤說道:“總督大人,這群賊子還沒有離開南洋,我們不應該是去追擊他們嗎?”
“蘇祿東王生前與我以兄弟相稱,如今他屍骨未寒,還沒有入土,我怎麼能放任不管呢?”範西澤看著這個蘇祿國的東王首相說道。
而這個首相心裡嘀咕道,你什麼時候和蘇祿東王兄弟相稱了,我怎麼不知道?在他的印象裡,蘇祿東王與範西澤只見過三次,沒有任何交集。
他實在想不明白,這範西澤如何與蘇祿東王成為兄弟的?但是身為首相,那個不是人精?他能猜想出來這裡面有陰謀。
範西澤看著這位蘇祿東王的首相詢問道:“你在蘇祿國做為首相,是三王之下最有權勢之人,同時你也是蘇祿東王最信任的人,你覺的新的蘇祿東王應該由誰繼承?”
範西澤想自己擁護一個蘇祿東王,這個新的蘇祿東王必須是親他的,任何時候都與他站在一起。
“我推舉……”這個首相還沒有說話呢,蘇祿東王看著這個首相說道:“你覺的蘇祿東王的八子怎麼樣?”
這個蘇祿國東王的首相是懵了,因為蘇祿國繼承的制度是嫡長子繼承,怎麼輪,也輪不到蘇祿東王的第八子,因為他的年紀太小了才十七歲歲。
能當上國王之人,必須是有足夠謀略,年紀,思想什麼的,都是要是很成熟的。
一個才十七歲的人,這個相國認為是無法勝任蘇祿東王的位置,或者在蘇祿東王孩子裡,比這個八子更有能力的有幾個,完全輪不到他來做。
但是範西澤不這麼想,因為這個蘇祿國的第八子雖然年紀很小,但很懂事,他來到了蘇祿王宮後,這個第八子,給了他他們蘇祿王宮的家傳寶物。
這讓範西澤認為他很懂事,同時這個第八子的老師,給範西澤承諾了,無論東印度做什麼,蘇祿王宮是一直站在範西澤東印度的身旁。
是忠實的盟友,是鐵血的盟友,永不背叛。
或者深層次的說,他們願意東印度的附庸,因此範西澤從東印度的身上考慮,這個第八子是十分適合的。
“這,總督大人,蘇祿國的長子,次子,三次,都是雄才大略之人,而且年紀坐王剛剛好,為何不從這三人中推舉一個呢?而是選擇一個年紀才十七歲的八子呢?”蘇祿國的首相看著範西澤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