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稱臣趙國,齊國就不會小視趙國了嗎?趙章認為不會,因為他強大兵力在哪裡,必然會讓齊國忌憚。
但如果你表現的屢戰屢敗,齊國還會忌憚你嗎?稱臣?恐怕也會被齊國蠶食,畢竟沒有一個國家會覺的自己的版圖太大了。
所以趙章認為自己必須要表現一波,表現一下自己的強悍戰力,趙國的強悍戰力,讓齊國知道趙國強大,我雖然稱臣,但也不是你可以輕視的。
只要能給趙國換來十年的和平,趙章認為只要大力發展經濟,趙國可以超越齊國。
畢竟趙國的軍力是在齊國之上,唯一沒有齊國強大的是財力,畢竟打仗拼的不光是兵力還是錢財。
你趙國士兵雖然能打能殺,但是打上一次後,後面的財力跟不上,那麼戰鬥力也就自然下滑了。
而齊國士兵雖然初步作戰不怎麼樣,但是後面的戰爭只要財力跟上,必然也是越戰越勇,越戰越勇。
李牧看著趙章,他並沒有說話,而是沉默的看著趙章,隨後無奈的吸了口氣,他知道自己無法說服趙章,無論他的計劃在怎麼完美,趙章不同意,這個計劃便無法施行。
雖然他貴為將軍,但是趙章才是這股集團的老大,他下達的命令,才是絕對的,而他李牧下達的命令,只要趙章不同意,他的命令就無法施行。
田不禮聽到趙章否決了李牧的計劃後,他嘴角露出了一絲沒人看見的笑容。
他其實是擔心去執行李牧的計劃,因為李牧的計劃成功了,那這功勞誰最大?明顯就是他李牧的功勞最大!
未來這朝堂之上,他田不禮何去何從呢?
他田不禮好不容易把藺相如給拉扯了下來,怎麼可能在培養一個李牧作為自己的勁敵呢?
李牧已經是掌管著兵權,雖然有個廉頗壓制,但廉頗老矣,未來的軍相必然是李牧當之,如果這李牧在因為這個事情立下大功,為了內相也佔了,封之為上國柱,他田不禮又該何去何從呢?
田不禮追求的是相國和封號‘上國柱’。
上國柱乃是諸侯當中最高的榮耀,封之全是為自己國家立下大功之人,同時也是當朝實權人物。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齊國廢掉了這個官銜,因為齊國內閣制度,如果在設定一個上國柱,那麼這是聽內閣的呢,還是聽上國柱的呢?
畢竟曾經齊國的上國柱都是功勳,位高權重之人,地位直逼相國,甚至比相國的地位還要高。
但內閣制度成立,齊國為三大相國當政,除了皇帝之外,相國是最有權勢的人和制定齊國戰略方針。
所以齊國不能設立一個超越相國位置,或者直逼相國位置的人
當然齊國有一個齊糾是例外,畢竟兄弟之情,要有,同時他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鎮守齊國北方。
而在齊國之內,唯一可以託付此重任的唯有齊糾也。
而趙國不是齊國,沒有內閣制度,在趙國,雖然相國地位很大,但是有很多疲憊相國之人。
如上國柱便是其一,其二還有上將軍等與齊國之前的制度十分相近,但是又不一樣。
更甚者趙國可以一人擔任多職,而往往這種人便是上國柱。
而田不禮追求的便是這麼一個位置,而如果李牧立下大功,這位置他有該如何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