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之一的建城,總帥無剛坐在太師椅上,聽著部下彙報的情況。
“你們沒有攔住程剛?”無剛雙眼看向這個將領說道。
“沒有攔住程剛,他們的目的就是朝著海岸去的,他們一直在儘量避戰,他發現我們後,直接越過我們離開!”這個將領彙報道。
無剛聽完彙報後,沉默了一會:“你們的任務沒有結束,接下來你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嘉禾裡,讓他們無法前進一步!”
“十萬大軍?這匡章誰去阻止啊?”將領崔封看著無剛說道。
越國退守到八閩之地,兵力只有三十萬左右,而且還是算上民兵,加上各地駐兵的情況下。
如果給了崔封十萬大軍,他們在面臨匡章的時候,能集結參戰最大規模軍團人數只有十萬人左右。
因為各地不可能不留守兵力駐守,如果不留守兵力,匡章或者周寶童在內部鼓動叛亂,一但有個地方,叛亂了,各個地方會效仿,而本土沒有人勸阻,很容易製造成崩盤的局面。
所以他必須放在各個他所掌管的地區一些兵力,來應付意外發生。
而三十萬兵力對付匡章,都是十分吃力的,你在分但出去十萬對付周寶童,那麼匡章誰來對付呢?
“周寶童不能不過問,如果不過問的話,他們會從海陸一直調遣兵力,到那個時候,我們即使阻擋住了匡章,這周寶童我們就無力阻擋了!”無剛看著部將說道。
“至於匡章,我只能寄託於無心了!”無剛看著崔封說道。
“無心上將軍?”崔封看著無剛說道。
“沒錯,論軍事能力,無心是我們這裡面最好的,如果是當初我們越國沒有滅亡,王上用無心的話,我越國不可能這麼簡單的被攻破!”無剛對崔封說道。
無剛對無心的軍事能力是十分讚賞,他相信無心可以利用這十五萬常備軍,抵擋住匡章的進攻!
越國都城‘八閩’的福城,無為在那裡走來走去,思考著,如何來應對齊國的進攻。
一個老者走向前來,看著無為說道:“王上,我們必須得打贏匡章與周寶童,只需要贏兩場即可,只要贏了兩場,讓對方知道,進攻我們是要付出慘重損失的,然後等楚國與那些諸侯國的戰爭結束後,我們尋求外援!”
對於越國來講,想存活下去,必須要靠外交的力量,靠武力是根本無法抗衡強大的齊國。
而這外交的力量,必須要等到楚國與諸侯國的戰爭結束,因為只有那個時候,才有人騰出手來,幫助他們。
對於中原三國和秦國來講,在楚國與齊國的身旁安插一個不穩定因素是符合他們利益的。
齊國那麼強大,如果以後對外擴張,他們可以利用他們背後的不穩定因素,給他一刀。
而諸侯國們都在打仗,雖然支援越國對於他們來講是有利的,但是諸侯國現在都在打仗,根本騰不出手來幫助越國。
齊國也是看準這個時機才進攻的,如果騰出手來的話,怕是得承受一定的壓力。
而老者給無為想的辦法,那就是打贏兩場仗,然後拖延齊國,一直拖延到中原戰爭結束。
“這不易啊!”無為看著老者說道。
“這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所有的一切,我們都只能寄託在無心將軍的身上!”老者看無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