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但齊小白下達命令,停止伐越,那麼他們就會被各大將領彈劾,說他們沒有本事。
而伐越的確沒有展現出來什麼戰績,那麼姜哀的地位很有可能也因此下降。
此時的齊國已經不是剛開始齊小白繼任的齊國了,需要姜家與孫家相互爭鬥,相互抗衡,來維護齊國軍隊的平穩。
現在齊國的軍隊一部分在齊小白的直轄直轄,還有一部分在齊糾的掌握下,雖然他姜哀掌管著徐州的軍團,但齊小白卻也掌管著徐州軍團的另一半兵符。
她姜哀根本持兵根本沒有能力威脅齊小白,此時齊國姜家與往日不同了。
她姜哀在齊國也只是一個擁有者兵權的高階將領罷了,地位根本不如齊國三大內閣相國。
所以姜哀希望自己藉此一戰,得到一定的軍勳,從而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上升一下的地位。
不然時間長了,曾經在齊國權傾朝野的姜家可能在她這一代就結束了。
而姜家的對頭,雖然也處於下滑的狀態,但是孫家好歹有個孫臏支撐著。
孫臏雖然雙腿殘廢了,但不管怎麼說也是鬼谷四友之一,帝國大才,如今孫臏為了孫家,在內閣當中還是經常性的得到重用,大有可能成為帝國的第四位相國。
而她姜哀呢?自從掌握了徐州軍團,因為比較安逸,寸功未立,雖然因為地位與軍銜的原因,被調入了內閣,但是她姜哀身處徐州,很少參與內閣會議。
在內閣裡也沒有發言過什麼,提出過什麼計策,給人的感覺就是掛了一個內閣的虛職罷了。
然而事實姜哀在內閣當中是實權人物,不管怎麼說,她雖然是一代女流,但是她出自姜家,還是徐州軍團另一半兵符的掌管著,這種人怎麼可能沒有實權呢?
只是她不去參與罷了,要說姜哀不願意去參與?其實也不是不願意參與,只是因為徐州軍團在齊國軍團中的評價不高。
甚至有人覺的徐州軍團不過是一群老弱殘兵,要削減徐州軍團的軍費,更有甚者要解散徐州軍團。
為了不讓這種事情,姜哀必須在徐州親自操練徐州軍團,然而讓徐州軍團的人去打山賊,強盜,來歷練他們的實戰能力。
因親自操練士兵,就無法去內閣開會了,姜哀也算是斷送了在內閣發展的機會。
一次不去還好,兩次不去,三次不去,人家就基本上忘記你這個人了,也不會去問你這個人了。
當然姜哀也可以這個時期進入內閣,但是長期不去,內閣的同僚們,怕是對她也不會有什麼印象,想在內閣立下一些威嚴,必須要做出很大的事情,比如有一個不錯的功績。
而此次伐越,就是這次重新在內閣立足的機會,伐越功臣,參與內閣會議,她姜哀也有這底氣。
所以雖然明知貿然進攻會損失慘重,姜哀還是希望匡章下令進攻的。
此次伐越,總帥名義上是姜哀,但是在征伐的過程中,她姜哀還是要與匡章商議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