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通看著齊小白說道:“桓王,其實你並不討厭儒學,其實你討厭的是學儒學之人!”
“儒學在大爭之世,並無什麼實際的用處,我並不喜歡儒學,我只是欣賞你這個人!”齊小白看著叔孫通說道。
“桓王啊,你這麼說,那是因為你不瞭解儒學,學儒學的人很多,但有幾個人懂的儒學呢?”叔孫通看著齊小白說道。
“真正懂儒學的人,我認識的也只有這現任的孔家家主!”叔孫通看著齊小白說道。
“那個老頭?”齊小白想到了孔家的家主孔謙。
“孔謙侯爺,也只是懂的一個皮毛,不過這一點皮毛足矣了!”叔孫通對齊小白說道。
“那你說書何為真正的儒學?”齊小白看著叔孫通問道。
“真正的儒學,裡面包含了,法家,兵家,與名家諸多學派,是一個十分富有包容性的學派,而現在學儒學的人,只學了他的禮道,別的道都沒有去學!”叔孫通對齊小白說道。
“儒家,也有兵學?”齊小白看著叔孫通略有性趣的問道。
齊小白對兵家是十分的有興趣,在這大爭之世,最有用的便是兵家的兵道,兵強,才可以在這大爭之世立足。
“沒錯,桓王並不知道吧,你手下的大將匡章將軍,曾經也是儒學的學子,而威震天下的國士無雙吳起,曾經也來過魯地求學儒學!”叔孫通看著齊小白說道。
齊小白愣了下,這還他真不知道,他只知道匡章是一個很懂得軍事謀略之人,戰場上武力值也是一個很可觀之人。
並不知道匡章還是儒學弟子,吳起也一樣,吳起精通兵道和法家改革之道,對他學習過儒學,也不是很清楚。
匡章和吳起早起的時候都來過魯地,學習儒學,他倆學成之後,便開始研究兵法。
匡章的兵法都是在儒學當中研究出來的,如果沒有儒學的根基,也許匡章不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將軍。
“你說的,我倒是有些興趣了,想聽聽你的這儒道,你就給我講講這儒道吧!”齊小白看著叔孫通說道。
一直到夜晚,齊小白都在聽叔孫通給他講的儒道,而叔孫通也知道齊小白喜歡聽什麼,不喜歡聽什麼,喜歡聽的他就多講,不喜歡聽的他就不講。
齊小白不喜歡禮樂之類的東西,而叔孫通就把儒學所講的禮學都給去掉了,齊小白喜歡謀略類的,厚黑權術類的,叔孫通就給他講這些。
而齊小白聽完叔孫通講的儒道後,頓時發現這是儒學簡直是一本厚黑的教學。
殺人都可以站在道義的最高點,讓人拿你沒有辦法,儒學講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站在道義的最高點,即使人們覺的你是不對的,但也找不出來一點突破口。
“先生,大才,聽完先生的講學,我才發現自己真是才學疏淺!”齊小白看著叔孫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