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雍會對我們出手,但會在解決完魏國之後,才會對我們出手!”管仲在一旁對齊小白說道。
對於管仲的這句話,齊小白倒是能理解,因為趙國十分之三的軍隊在北方匈奴邊境,十分之五的軍隊在魏國邊境,十分之二的軍隊在齊國。
齊小白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趙雍想對付的是魏國,當然也有趙雍的擔憂,他知道這魏國有吞三晉之心。
這魏國想吞三晉,肯定會先拿他趙國開刀,打敗了趙國,韓國不再是問題,魏國就完成了他的心願,統三晉,坐擁中原,統一天下,取周代之。
而對於趙雍來講,等他出手的時候,肯定是先解決魏國這個隱患,至少讓魏國沒有在入侵他趙國的力量後,才會對別的國家出手。
趙雍防著魏國,而魏國同樣也防著趙國,魏惠王擔心趙雍報復他魏國,所以他在與趙國的邊境駐紮著大軍。
可以說兩軍算是兩軍對壘,只要有一個命令,三日之內,便可以爆發大戰。
“現在天下的局勢,就看是秦國先對趙國出手,還是趙國對魏國先出手!”管仲對齊小白講解道。
魏國經此一戰,短時間內,不會在開戰了,他們肯定會需要休整,當然趙國也會進行休整,急著開戰的只有秦國。
齊小白思考著,現在看天下局勢,最想戰爭的就是秦國,現在看的是秦國先打的是魏國還是趙國了。
如果是打魏國,對齊國來講並不是有利的,但是齊小白覺的趙國也會捲入其中。
畢竟秦國打魏國,這對於趙國來講是打擊自己勁敵的一次機會,趙國不會白白放棄的。
而經此內閣會議,齊小白也得出來了齊國該做什麼,那就是保守觀察局勢,不主動出擊。
在現在帝國的局勢當中,國與國之間,都在爭霸,都想兼併對方,國家也就哪一點,對於齊國來講,齊國還沒有到主動的時機。
齊小白看著眾人:“那麼諸位就休整兵馬,張天上你去擴充戰備,我們要時刻準備著進入戰爭!”
一直沉默的張天上說道:“臣,領旨!”
齊小白點了點頭:“還有時刻,要給我彙報著高句麗的情況!”
高句麗平壤城。
高句麗王‘高藏’他慌了,他沒有想到龐大的高句麗,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有滅亡的氣象了。
一個高句麗的臣子看著高藏:“王上,跑吧,過不了多久,帝國軍隊就要到平壤城了!”
高藏看著這個臣子:“拉出去,給我砍了!”
這個臣子一愣,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勸說會引來高藏的憤怒,高藏身為一個君主,一個王者,他有著王的自尊,他怎麼可能聽聞有大軍兵臨自己這裡,他連戰都不戰就跑呢?這成何體統?
以後流傳後世的時候,世人會怎麼看他?
所以高藏對於這名臣子的勸說是十分的憤怒,當然他也知道現在的平壤城很難抵擋得住帝國軍,當帝國軍兵臨平壤城時,可能就是高句麗滅亡之時。
高藏坐在王座上:“我死國滅,我在,國不會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