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沉默了一會,也同意了周寶童的招降,他也決定去勸說自己的大王,投降給大齊。
在齊國這樣強大的國家面前,新羅根本毫無反抗之力。
與其城破,血流成河,還不如投降,保一方平安,一但齊軍攻打過來,到時候,有著很大的可能性,給新羅帶來屠城。
畢竟軍隊長途跋涉去戰爭,他們贏得了勝利後,必須要放鬆一下,而這種放鬆,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戮,施行三光政策。
當然放金安與夫於龍回去,但是新羅,百濟聯軍的戰俘,全部都被押送到濟州島。
畢竟他們是有生力量,一但放回去,對方不準備投降的話,這些人又會成為周寶童的敵人。
所以周寶童把他們都押送到濟州島,不過周寶童沒有對他們施行殺戮,畢竟還要新羅與百濟投降與他呢。
一但進行了殺戮,激起民憤,這投降很有可能泡湯,讓戰爭擴大,到時候損失也會隨著增大。
金安與百濟在周寶童的護送下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周寶童告知了他們,一星期後,他們就會大軍壓境。
周寶童只給他們一星期的時間,一星期後,他們不準備歸順的話,周寶童就從濟州島出發,進軍新羅與百濟。
一星期足夠對方考慮的了,時間不能在長了,一但給了很長的時間,對方的海防就做的差不多了,等那個時候在進攻,對自己很不利的。
金安回到新羅,面見了新羅王:“陛下,屬下無能,投降與對方!”
新羅王看著金安沉默著:“我想過失敗,我想過你會戰死,但是我沒有想到你竟然會投降對方!”
金安沉默著,金安的確沒有想過投降,只是夫於龍叛變,他被迫投降,只是在與周寶童的交談中,他發現新羅根本無法與周寶童戰鬥,所以他才慢慢的接受投降。
當然他的投降,愧對了新羅王對他的器重與信任。
讓他領兵去與周寶童作戰,這是對他的十分器重,然而他投降,如今前來勸降,這的確是愧對了王對他的信任與器重。
金安跪在地上,新羅王看著金安說道:“夫於龍叛變的時候,你被壓上敵船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盡以保榮譽,但你沒有,而是選擇了投降,與狼為伍,如今又來勸降於我!”
的確一般有很多人寧死不降,即使部下叛變,被押送到了敵軍的面前,敵軍勸降,他們會選擇自己來保持住自己的名節。
而金安沒有這麼做,在他被押送到周寶童的面前的時候,他是被迫投降了,但是他沒有想著寧死不屈,他想的是活下去,回到新羅繼續與周寶童戰鬥。
但是當週寶童說了他的強大後,他看到新羅無力與周寶童相爭後,他選擇了投降,更是同意周寶童的意見來勸降。
在金安的眼中,生命還是比氣節,榮譽更重要的,畢竟他被押送到敵船的時候,想的是如何活下來,而不是自盡來保全自己的榮譽。
“王上,我們新羅根本無法與對方相爭,對方的背後乃大周帝國的諸侯國齊國,齊國乃帝國東方之強國,這不是我們只有彈丸之地的新羅可以對抗的!”金安看著新羅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