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的軍隊也已經攻陷了隱歧而且還在南方的出運,在哪裡為據點,向南方天皇進攻。
東夷島國出現了一個龐大的勢力,這些大名們還並不知,還在為了地盤相互廝殺。
因為南方天皇在佐渡島與齊軍交戰過一次,知道有個強敵即將將領東夷島國,所以他聯合了五個大名組成聯軍,號稱有十萬大軍向出雲進攻,準備與王義決戰。
當然只是號稱,實際軍力,加上民兵一共也就五萬多點……
而王義的軍隊乃主力軍隊,軍隊全是帶甲之士,論軍力王義的軍隊要比天皇的聯軍要多上很多。
雖然王義站著兵力上的優勢,但是他沒有貿然進攻,他準備防守,他認為防守要比進攻容易,他準備以逸待勞,消滅南方天皇的聯軍。
這是他進入東夷島國後迎來的一場硬仗。
與南方天皇聯合的這五個大名都是南方勢力比較靠前的幾個大名。
當然南方還有很多大名選擇作壁上觀,沒有支援天皇的驅夷運動,甚至有的大名動兵聯軍,準備在天皇軍隊失敗的時候發動進攻,搶佔天皇的地盤。
天皇雖然看在眼裡,但卻無法阻止,畢竟他是南方最大的勢力,如果他不去防守這個龐大的外敵,誰去防守呢?
如果他作壁上觀的話,只能看著這個外來的龐大勢力,一個一個的吃掉,最後他根本毫無招架之力的淪陷。
不過好在最強的幾個大名接受了他的聯合……
當然主要是南方天皇在南方的號召力比較強,畢竟這個聯軍一夜之間就組成了。
當然也有些小的大名組成聯軍,準備支援天皇的勢力,不過他們並沒有和天皇一起聯軍,而是打算等王義這邊失敗了,他們在出擊,痛打落水狗,然後搶奪一些領地。
當然大名們都各懷鬼胎,而南方天皇也是有著自己的私心,他聯合大名進攻也是為了自保。
隱歧之戰,還有佐渡一戰,他與齊軍可以說是交手了兩次,兩戰皆敗,他深知齊軍的強大。
隱歧島上駐紮著南方天皇的軍隊,這是為了進攻佐渡島的時候,如果陷入消耗戰,天皇軍隊要以隱歧島為跳板進軍佐渡島。
只是可惜,他們在佐渡島的軍隊全軍覆沒,第二天的早上,王義的大軍就進入了隱歧島,隱歧島上又是一次大戰,中午的時候,南方天皇的勢力退到出雲,而王義趁勝追擊,進軍到出雲。
駐紮在出雲的大名尼子家族根本無法抵擋,選擇了退守內部,而潰逃到了出雲的天皇軍隊,直接被俘。
因為王義的軍隊太過強大,以前鎮守出雲的尼子家族退守到內部,好在他們的地盤比較大,在加上王義沒有追擊,他們沒有達到上杉家族那樣,滅國的局面。
不過尼子並不甘心出雲被佔領,他是第一個響應天皇號召的大名,他們集結了全部的軍隊與天皇聯軍,準備擊敗王義,重新奪回出雲。
尼子在東夷島國的南方勢力中屬於第三勢力,僅次於天皇勢力與毛利勢力……帝權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