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王義這麼說,此時的東夷島的確是十分的薄弱,他齊小白要趁虛而入,的確有可能一統東夷島。
王義看著齊小白說道:“只要桓公給我支援,只要五萬兵馬,我就能統一東夷島!”
東夷島勢力十分分散,勢力最多的也就一萬人,少的甚至才幾百人,五萬精兵到了東夷島後,能瞬間成為那個地方的第一大勢力。
而一旁的佐渡惠子聽到王義的話後,心中嘀咕道,這樣的援軍即使幫了佐渡家族,又有什麼意義呢?
以佐渡島為據點,統一東夷島,這代表著佐渡家族以後得聽從齊國的,無非就是佐渡島不會被他的敵對勢力攻破,而是由齊國佔領。
這算是送走了狼,又來了一個老虎……
此時佐渡惠子想說些什麼,但是她又能說什麼呢?如果齊軍不幫他家族的話,她的家族依然會被淪陷,到時候她的家人可能會慘死。
大名們相互攻伐,當一個大名戰勝一個大名的時候,這個大名為了彰顯自己的勝利,一般都會把失敗的大名一家全部屠殺掉。
總的來講,齊小白幫助佐渡家族,也算是救了佐渡家族,不過齊小白要幫,當然不是真心去救佐渡家族,更像是為了齊國。
而王義之所以給齊小白說這些,是因為,羅方士在他的位置上,而且他剛才看羅方士的表現,他自知不是羅方士的對手,想搶回以前的位置不太可能。
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他的將軍位置很可能不保,他必須要為齊小白做些什麼。
他知道齊國在中原大戰後的恢復期,他想去領兵幫助齊國入駐中原,齊國的國力不允許,而且他也不認為自己能帶軍入駐中原成功。
所以他把立功的苗頭,瞄向了東夷島國,在跟隨佐渡惠子在東夷島國的那一段時間,他閒的沒事,一直在關注著東夷島的局勢,東夷島的地理,還有南北爭鋒的戰爭。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東夷島十分混亂,各大勢力林立,只要出現一個強大的勢力,逐漸擊破,東夷島就可以統一。
在王義回來之前,他就想把這個事情告訴齊小白,不過當時他的想法,是想讓齊小白選擇個將軍去東征東夷島。
不過現在他的地位危機,他必須要立個大功,來穩住自己的地位,所以他選擇親自掛帥東征。
而一旁的管仲聽完了王義的介紹後,他點了點頭看向齊小白:“白兒,如果這王將軍說的屬實的話,這的確可以幫我們佔領東夷島!”
齊小白看向王義:“五萬精兵夠嗎?”
齊國雖然在恢復期,無法大舉與諸侯征戰,但是用五萬,到十萬的大軍,進行征戰一個蠻夷,還是可以的。
對於齊國來講,東夷島國,的確就是個蠻夷,當然在中原國家的眼中,齊國也是蠻夷……
王義看著齊小白說道:“五萬精兵足夠,短則三年,長則五年,我一定可以給桓公送上一個統一的東夷島國!”
齊小白點了點頭,說實話三年,或者五年,幫助齊國得到東夷島,不算長,東夷島國畢竟是一個領地和楚國差不多的國家。
而且東夷島國人口密集,不像楚國有很多地方是荒無人煙的地方。
當然用的兵是五萬,不是幾十萬的精兵東征,所以五年不算長,畢竟各大勢力分散,你五萬精兵不能一下子打六十六個勢力,畢竟你要全面侵略,人家肯定會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