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楚伐越之際,趙國進攻中山國,在韓魏兩國的幫助下,中山國孤立無援,死守三個月,最終都城被破。
中山國滅國後,韓趙魏三國再次把軍力集中在南方,防止楚國進行北伐。
此時周帝國諸侯之間,恢復了短暫的平靜,在齊國都城營丘。
經過伐越戰爭,田鄲和管仲都意識到了齊軍兵弱,不上戰場不知道,這一上戰場,這齊軍的真實戰鬥力就暴露出來了。
開戰前,軍隊比拼的是資料,軍隊數量有多少,後勤有多少資源,但是開戰後,那就是實打實的真實戰鬥力。
要不是田鄲突發奇想用謀略,出其不意的使用出了火牛陣,也許就被越國給抵擋在彭城之外了,而且這還不是越國的主力部隊。
如果是無顓抵擋,這齊國基本上不可能攻破彭城……
齊軍弱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缺陷,所以管仲和田鄲聯名上奏齊小白要求進行軍部改革。
齊小白此時正在批閱這這個改革的內容。
“要撤銷預備役?”齊小白看著管仲詢問道。
“預備役每年都需要資金維護,但是真到戰爭的時候預備役軍隊又發揮不出來什麼作用!”管仲對齊小白說道。
預備役軍隊每年維護的資金雖然比常備軍要低上很多,但是功能卻不如常備軍的十分之一。
因此管仲和田鄲覺的這預備役沒有必要存在,畢竟浪費經濟還發揮不出來什麼作用。
當然現在的預備役也不會就這樣解散掉,預備軍撤銷了,但是常備軍沒有撤銷,軍隊質量固然重要,但是數量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改革的第一條就是撤銷預備軍補充常備軍。
“我齊國富有,擁有一個百萬的常備軍團,齊國還是可以做到的!”管仲對齊小白說道。
齊國富有這是諸侯們共知的,也是因為富有齊國的軍隊才弱,因為軍人們太安逸了,因此管仲覺的這富有不是錯,但是富有讓人不思進取,那就是過錯了,因此管仲要讓這富有轉化為齊國的國力,而不是拖累齊國的害蟲。
齊國與燕國簽訂停戰協議與盟約之後,發展了很多年,國庫也是相當的充實,因為與勁敵燕國簽訂了盟約,齊國自認沒有外敵了,因此對軍隊的維護費用也大大的下滑。
不過越國的這次偷襲把齊國給打醒了,讓齊國知道他不是隻有一個燕國是對手,這天下諸侯們都是他的對手,只要他齊國稍不留意那就有可能是滅國。
因為齊國國庫充足在加上稅收不低,因此管仲覺的齊國擁有百萬常備軍不是問題。
當然為了讓軍隊資源更加的充足,管仲還提議了給齊國的資本集團加稅收。
對於齊國的這些資本家們來講,這加稅收無非就是在幾頭牛上加點羊毛而已……
當然管仲的這次加稅不光給資本家加,也給那些大儒世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