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多天的長途跋涉,管仲也已到達了楚國都城‘郢都’!
楚國是最強諸侯,楚王也是周帝國中唯一的異姓王,施行的政策與周帝國的分封政策有些相似。
楚國王室擁有著楚國常備軍絕對掌握權,這股常備軍有著將近百萬之多,這也是楚國這麼強的原因,剛常備軍就快達到百萬了,楚國王室還有著王卒,是楚國王室的隨身衛軍,有十萬人之多,駐紮在郢都。
而楚國貴族們也有著自己的軍事力量,稱之為私卒,這群士兵效命於楚國貴族,不聽從楚王調遣,比較強大的貴族,私卒有將近七八萬人,弱點的也有幾千人,當楚國全面戰爭爆發的時候,這貴族私卒便會集結形成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與和楚國常備軍融和。
這些私卒屬於貴族,不需要楚王來養,危難時還能成為軍事力量,而且不需要王室支付任何經濟,所以楚國王室是十分鼓勵貴族們養私卒的。
不過有利的地方也會有弊的地方,楚國私卒不聽命於王室,所以等戰爭爆發的時候集結是很難比齊國預備役集結還要難。
而且這股軍事力量也只有在楚國危難的時候才會出現,不過自楚國稱王以來,楚國就再也沒有危難的時刻了,所以近些年來,楚國的私卒,並沒有展現出來的他用處,然而私族卻發展卻越來越大了。
隨著時間的原因,因為私卒的強大,楚國貴族越發強大,對楚王的號令有些陰奉陽違了,不過因為楚王對常備軍絕對的控制,這些貴族雖然不願意服從楚王的號令,但也不敢反抗楚王,只是對楚王的命令有些忽視。
要不是因為貴族對楚王的陰奉陽違,也許楚王早已解決了越國問題,問鼎中原了……
楚國常備軍並沒有全部集軍在一個地方,為了有效的壓制楚國貴族,楚國常備軍有一半的軍力分佈在各地,監視著楚國貴族,如果楚國貴族有反叛的想法,楚王能快速解決貴族。
這也造成了楚國雖然常備軍多,但能用在對外戰爭的卻很少,在楚國的中原戰略上,楚王在中原的兵力只是常備軍的十分之五,而在越國的兵力是十分之一……
楚國雖然兵多將廣,但是隨時能調動的軍隊和別的諸侯國相差不多,不過如果楚國被入侵,但防守能力,卻是所有諸侯國無法比擬的。
就如越國偷襲齊國,齊國只有常備軍來防禦,但如果越國偷襲楚國,最多連下三個城池的情況下,就會被楚軍包圍,各地貴族會阻止起來抵禦,很快就能解決入侵問題。
楚國整體兵員是十分龐大的,在加上龐大的戰略縱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打楚國的注意。
即使是三雄在中原與楚國爭霸,但戰爭從未進入楚國本土,進入楚國本土就意味著陷入十分龐大的戰爭泥潭,這是三雄不敢的地方。
而越國與楚國爭奪揚州,戰場也都是在越國打的,越國也不敢輕易進入楚國之地,進入楚國之地是必敗無疑。
而在郢都楚國王宮裡。
楚懷王正在看著幾個舞女跳舞,這個時候一個宦官走了進來:“懷王,齊國特使管仲求見!”
楚懷王當今的楚王,世人對楚懷王的評價只有四個字‘勇武,君子’!
楚懷王十分勇猛,經常親自出徵,武力值超群,在中原戰爭當中三國總帥曾經這樣評價過楚懷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勇猛善戰,力大無窮!’
同時楚懷王也是一個十分講究道義的人,他做出的承諾,絕對不會反悔,恨的楚懷王咬牙切齒的三國總帥,也是十分敬佩楚懷王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