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寶釵要給黛玉帶禮物,賈環想起一件事來,問寶釵,“姐姐,你們五月一日,共乘一輛車中,都聊了些什麼?”
他帶著黛玉從金陵回來後,因為和寶釵訂婚,三個人很少有私下裡相處的時候。但,他感覺到寶釵和黛玉的關係,似乎並不算差。
寶釵抿嘴一笑,嫻雅多姿,輕聲道:“我們姐妹之間的事情,夫君你就不要管了。”
說著,又幽幽一嘆,道:“顰兒的容貌、性情、才華,誰會不喜歡呢?你又帶著她在金陵住了一年多。”賈環和黛玉的事情,她自是早知道。
賈環苦笑一聲,輕輕的將寶釵摟在懷裡。這就是寶姐姐的可人之處。其實,黛玉的性情。尊敬她、喜歡她的人很多。比如:香菱、妙玉、寶琴。
紅樓原書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史湘雲和寶玉烤了一塊鹿肉。史湘雲對寶琴道:“傻子,過來嚐嚐。”寶琴笑說:“怪髒的。”寶釵道:“你嚐嚐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愛吃。”寶琴聽了,便過去吃了一塊。
由此可見,寶琴行事,基本都是要以黛玉為標杆。
但是,賈府裡的人,多半都說黛玉尖酸刻薄,嘴巴不饒人。可見,褒貶不一。
寶釵在他面前誇黛玉,其實是順著他心中的意思去說了。嬌妻之可人,溫柔就在此處,解語花一般。
賈環自己心裡還是有數的。黛玉絕非是人見人愛。她性子高傲,和她談的來的,自然會很欣賞她,如菊,如芙蓉。和她沒共同語言的,多半會要在背後說她的壞話。
寶釵本來還要問問賈環林芝韻、蘇詩詩的事。前者,她到東莊鎮後,一起去拜訪過。據聞這位林老闆和她的夫君很談的來,很受他的照顧。他的婚禮,專門沒有送請柬給這位林姑娘。
而後者,在六月二十八日婚後專程派貼身的丫鬟送了一封信來,抬頭就是:賈先生。恭喜他新婚。一剪梅里的蘇詩詩。天下名妓第一。據聞故事極多。
只是,這時見賈環有些感嘆,便是依偎在賈環懷中,沒說話。感受著時間流逝。
賈環輕嘆道:“姐姐,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只怕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如今再憶江南事,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曾因酒醉鞭名馬,猶恐情多累美人。只是,已經受他拖累的美人,又如何能辜負?
寶釵輕聲“嗯”了一聲。以她的詩詞水平,自然能體會到自己的夫君此時的心情。
…
…
七月中,中元節祭祖。這是華夏的習俗。賈府祭祖之後,賈環便受到最新的朝政訊息。
在三位大學士都拒絕起草詔書的情況下,謝大學士為天子起草了冊封詔書,天子蓋章,再下發軍機處。軍機大臣謝旋副署,但是旨意到六科。六科封駁。
拒絕冊封楊妃為貴妃,這一次,理由就給的非常明瞭:臣等未聞冊封先兄嫂為貴妃之事。以唐太宗之明,亦無此事。臣等萬死不敢奉詔。
這又是一巴掌打在雍治天子臉上。直接把他做的“醜事”給揭露出來。六科封駁聖旨,這樣的大事,國朝定鼎一來第一回,勢必要寫到史書裡面去的。
國朝養士一百五十年,即便雍治天子名聲在外:誰敢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即便都知道如今天子好名,但是,在何大學士帶頭的情況下,還是有幾個不怕死、硬骨頭的言官。
六科、都察院合稱科道。清流言官。執掌朝廷輿論,監察天下官員。
在朝臣和皇帝僵持的時候,皇帝出了一個新招,“點通政司右參議賈政為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僉事,提督學道。”
賈政,賈貴妃之父也。
然而,一個連科場都沒有下過的人,怎麼擔任一省的提學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