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諸將稍稍議論了一會,就見副將樂白帶著麾下的參將、遊擊前來拜見齊馳。行走間鎧甲鏗鏘作響。虎虎生威。
樂白單膝跪地,道:“末將幸不辱命,揚我大周天威。前來向大帥覆命。”
樂白是齊馳手下的大將,跟著齊馳在西南征戰數年,含笑讚許道:“於盤治兵有名將之風。昔日隋朝名將楊素用兵,好以數百人擊敵陣。屢屢破陣得勝。今於盤有古風。”
樂白卻是沒動,再道:“大帥,敵軍士氣已失。末將今晚帶兵踹營,必定可擊潰胡騎。”這是頭功!
齊馳身邊的大將們紛紛請戰。
他們都意識到這是一個擊潰敵軍的機會。事實證明,正面交戰,胡騎不過如此!現在胡騎士氣低落,其營寨就在北山。但京營有火炮,並不畏懼仰攻。大破敵軍,正當其時。
齊馳看著跪滿一地請戰的將校,朗聲道:“諸位請起。今晚破敵軍之後呢?再打追擊戰。接著往哈密、高昌用兵?”
四周無聲。所有的將校都是單膝跪地,抬頭看著齊馳。
齊馳手指著遠處的北山山脈,輕聲道:“本督欲在此築京觀,震懾蠻族諸部。若是胡兒人頭太少,築的京觀可不夠壯觀啊。達不到本督的要求!”
築京觀,就是將敵人的人頭壘在一起。
這番話刺激的諸將熱血沸騰!將胡騎的人頭割下來,疊成山,何其快意。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曾季高微微一笑,看向遠處北山的白雲。胡騎,插標賣首耳!
現在的問題,不是勝敗。而是小勝和大勝的區別。他和齊大帥商議的策略是:一戰成功,順勢奪取龜茲!
關鍵點在敦煌。
自古大軍作戰,斷糧道,都是必選的策略之一。比如,官渡之戰,曹操火燒烏巢。而西征大軍的囤糧之地,便是敦煌。近日,軍中斥候打探到許多情報。綜合起來看,有一支人數數萬的胡騎繞道瀚海,準備裡應外合,攻擊敦煌。
…
…
瓜州一線接戰不停時,敦煌城中,正在因骨利被抓,而風雲激盪。
別看敦煌的行政體系,採取的戰時體系,以總督府最大。但整座城池的權力,並非只在總督府手中,至少,負責留守的副將苗騏就是實權人物。
同時,在敦煌城內外生活的胡人,特別是吐谷渾人,他們的首領,亦是一方勢力。
二十四日上午,敦煌城中的名士,月氏人,慕延到副將府中游說苗騏,制止賈環胡來。
“苗將軍,賈參議明顯是洩憤之舉,汙衊骨利。竟然率兵破府,抓捕骨利。無罪而捕,長此以往,西域諸部,誰敢來敦煌城?誰還敢信任朝廷?”
苗騏沉吟著。
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收藏:.&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