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揚之言謬矣!如今漢軍大兵壓境,正值國家危難之際,朝廷所需者,乃是長於軍略謀劃之人。老夫不過空有清名而已,豈能擔得起輔政之責……”
對於劉曄的試探,早已洞悉其來意的華歆,卻是再次自嘲不已的搖了搖頭,同時也給了對方一個更為明確的態度。
“太尉之言在下不敢苟同,德為才之先。若是無德,豈能治國?前漢山陽公正因德薄,方才有失國之事。如今新帝繼位,若無德高望重之人輔政……”
面對華歆這再明顯不過的意思,劉曄的試探之意自然也是隨之更進一步。
“唉,老夫之願乃是天下早日安定、百姓能夠重獲安寧,‘個人榮辱’早已不在計較……”
隨著劉曄的試探逐步加深,洞悉其來意的華歆也是同樣配合無比的給予了他飽含深意的回覆。
“太尉所言甚是,在下受教了!想當初山陽公失德,我等相助先帝以魏代漢,為的不正是天下安定、百姓安寧麼?只是未曾想到,曹氏之‘德’卻是如此淺薄……我等之志卻是終無可見之期矣!”
聽著華歆這飽含深意的回覆,徹底放下心來的劉曄,此刻也是終於把話挑明瞭。
“呵呵,子揚不過堪堪知天命之年,且汝身為光武之後、漢室宗親……如今天命再次歸漢,漢祚再起,豈無再見這天下安定、百姓安寧之治世景況?倒是老朽,想要再見這治世之景,只能以期來世了!”
見劉曄終於把話挑明,華歆自然也是隱晦的表明了讓劉曄這個光武之後、漢室宗親拉自已一把的意思。
“太尉有所不知,在下雖是光武之後、漢室宗親,然當日為求天下安定、百姓安寧助魏代漢之事,卻是讓如今的陛下與太子殿下對吾誤會頗深……”
對於華歆言語中所表達的意思,劉曄自然是一清二楚。因此,隨著對方話音剛落,一抹‘苦笑’也是隨即浮上了他的面龐。
“子揚多慮了,當今天漢帝及太子皆為仁厚明理之人,只需一德高望重之人將子揚心懷天下之苦心稟明,必不會再有責怪之意矣!”
知曉劉曄的擔心及所求之後,華歆也是開始‘矜持’了起來。
開玩笑,想要讓劉備、劉禪父子相信你劉子揚的‘苦心’,總不能聽你自已叭叭去說吧?
這個時候,若是有一個德高望重之人在旁邊為其‘解釋’,那才更具有說服力不是?
“唉,太尉之言雖有理,只是在下先前隨先帝南征之時,太子殿下對吾之斥責之語卻是早已傳遍天下。如今人人皆視吾為‘漢奸’,除太尉之外,又有何人能知吾苦心?”
眼見華歆已經開出了條件,劉曄自然也是十分上道的應承下了‘引薦’之事來。
“呵呵,子揚不必為此擔憂。若是他日漢帝及太子真有誤解子揚之處,只要老朽尚在人世,必定為汝相釋……”
一番‘談判’下來,隨著雙方訴求都得以滿足,華歆也是隨即點頭承諾起了為劉曄向劉備父子‘解釋’的事來。
“多謝太尉仗義直言!只是如今我大漢天軍雖已臨城,然鄴城池險城堅,若是一番攻防大戰下來,這雙方百姓士卒的傷亡必定不是小數目……”
隨著合作條件的談攏,接下來自然便是為了這‘體恤’天下百姓的具體操作事宜了。
畢竟既然是心懷天下百姓,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百姓士卒受戰火刀兵之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