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這件事情,恐怕要萬州那邊尋到僚人,才能查出來。”狄仁傑皺眉說了一句。
“盡人事,聽天命。你再著人檢查檢查那一艘大船,若是實在查不到,便罷了。”
雖然明知道結果肯定還是一無所有,狄仁傑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準備一會兒就去一趟汾河,親自把訊息告訴劉舉。
狄仁傑並不知道,在他離開內堂之後,一封關於彩蝶的信箋,從蘇鵬的書案離開,直奔長安城房府,又經由房府管家送入了駙馬府……
並沒有人知道,這位幷州刺史是房玄齡的門生,也沒有人知道,這位刺史為什麼要寫這樣的一封書信。
就在這一日,宋勉也同樣送了一封信去長安城,內容同樣無人知曉。只知道不良帥在看過了宋勉的書信之後,大唐邊境的不良人全都收到了訊息,讓他們謹慎注意邊境上的動靜。
不約而同的,邊境的不良人們一邊在心裡默默咒罵著那個害的他們臨近年關還要遭罪的龜孫,一邊小心的探查著各種各樣的訊息。
至於那個被他們咒罵的龜孫,這時候就像乘船外出遊玩一般,坐在船尾不時的喝上一口酒,吃上幾顆花生,好不愜意。
狄仁傑雖覺頭疼,可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這一趟出門本來就是名為出遊。
不多時,搖搖晃晃的小船靠在了岸邊,在岸邊盯梢的水師見到趕緊過去把船拴在了樹上,有把同僚隨意扔出來的船板小心的架好,這才讓船上的幾個人下船。
幾天沒見,劉舉看起來邋遢了一些,可是精神倒是比前幾日好上許多。狄仁傑走過去的時候,這位水師校尉正拿著一塊補丁一樣的木板,不停的在船底比劃著。
“校尉是已經準備補船了,會不會有些不妥?”狄仁傑愣了一下,小聲問道。
劉舉明白狄仁傑的擔心,當即說道:“放心吧,我就是看看而已,沒有刺史大人發話,這船怎麼也不能補。”
狄仁傑舒了一口氣,接著就問起劉舉最近幾日還有什麼發現。
劉舉指了指棚子,搖頭說道:“這船裡的東西都倒騰出來了,也沒有什麼新鮮物事,參軍大可以過去看看。”
這倒不是劉舉無禮,只是他想問題正在關鍵的時候,怕一動彈,就怕事情給忘了。
狄仁傑也不介意,拱手謝過便帶著小蘇和黃宏走了過去。至於那個遊山玩水一樣的宋勉,自然也是搖搖晃晃的跟在了後面。
幾日不見,前些日子狄仁傑吩咐人搭起來的棚子被水師的兵丁又擴大了一些。
沒辦法,船艙裡倒騰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不擴大一些也放不下那麼些東西,而且也方便和之前打撈出來的分開擺放。
之前撈出來的東西狄仁傑都翻看過幾次,所以這一次他的注意力便放在了另外一堆。
這一堆東西確實是多,桌椅板凳茶壺茶碗的應有盡有,期間還有一些看起來應該是葉家人的隨身物品。
不過可惜,從頭到尾狄仁傑等人也沒有看到一片紙張,更遑論能解釋為什麼他們會遇害的言論。
狄仁傑也不甚失望,畢竟船工多不識字,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