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與鄭崇質分說無礙,可是若是傳揚出去,未免有些不妥。
鄭崇質本不是那種多話之人,一點即通。當即說道此事只是二人閒聊,自不會與旁人言說。
說來說去,鄭崇質對於葉金銀的死亡只有一個評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死不足惜!”
不知道這樣被鄭崇質稱為“四不”的青年,聽到這番話,會不會想要從陰間偷跑出來嚇唬一下鄭崇質。
“我想,這件事情總免不了僚人在後面動手動腳。”鄭崇質忽然說起僚人的事情,讓狄仁傑有些意外。
不過只是一愣,狄仁傑便點了點頭,也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鄭崇質明白狄仁傑的意思,當下便不再多言此事,只是撿了些自己在修訂地理志的時候走遍幷州遇到的趣事,當做佐酒小菜。
本來雙手並用的黃宏一聽鄭崇質的趣聞,便是連網嘴裡塞肉的事情都忘了,滿是興趣的聽著。
而小蘇,一如既然,安靜的吃飯,安靜的聽故事。
相比而言,宋勉的存在感就更低了,雖然人在那裡坐著,可是看模樣,早已神遊不知何方去了。
說起來也不遠,宋勉心裡嘀咕的正是之前幾個人說起的葉家的事情。
雖然葉家碼頭的事情葉青自有打算,他也不能說什麼。
可是僚人為什麼會做出鑿船的這件事情,卻值得他深思。而且,王老三自幼在幷州長大,根據情況王老三甚至都沒有離開過幷州三十里。
這樣的一個人,又是怎麼與僚人扯上關係的?
說起來,最近幾年僚人擾邊的事情雖然沒有以往那麼誇張,可是宋勉對這些山裡長大的僚人,總是放不下心。
僚人,就像是蒼蠅一樣,不能咬人,可是嗡嗡嗡的擾邊,總是讓人心煩。
僚人,就像是馬蠅一樣,不能咬人,卻借腹生子,想要從內部殺出來一條坦途的大道。
不就不良的宋勉,不怕僚人使出不良的手段,可是卻著實不喜大唐內部出現不良手段。再怎麼說,這才改元永徽沒有多久,就算是為了新皇帝有個好開端,宋勉也不想出現這種事情。
畢竟,新年新氣象嘛。宋勉和樂於看到永徽元年在這種安靜祥和的感覺中過去。
想來那個諡號文皇帝,廟號太宗的李大將軍,應該也介意自己天可汗的威名能夠在死後護佑山南道和劍南道的賤民們過些安生日子。
可是民間諺語有一句話:越擔心什麼,就越來什麼。老和尚的話雖然不是一記重錘,可是在這樣一個深夜,還是讓宋勉的忍不住有些頭疼。
他是長生,他是不死,可是不代表他看著偌大的天天處處戰火。
似今年這般,百姓能吃得起饃饃,不至於每年餓死幾十萬人,天下看似太平的日子,便是他最喜歡的時候。
可是這時候卻有人告訴他僚人必反,這讓他如何開心的了。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