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黃宏來說,走了這麼多家,不過就是為了進入李家隔壁巷子的一戶人家做掩護而已。
這一戶人家,姓趙。算是趙氏的本家親戚之一。
不過在出了這檔子事情之前,兩家的關係很一般。因為李思維身處官場,所以趙氏一直以來頗為避嫌,很少與本家的親戚走動。
生怕走的多了,親戚朋友託她找李思維辦事,那時候是便抹不過面子。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眼下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她去親戚家就沒什麼人說閒話了。
更何況,這裡住著不過就是一對老夫老妻,兩個六十多歲的老人,照顧自家的後輩子侄,若是這樣還有人說閒話,估計說閒話的人在幷州城也待不下去了。
黃宏的突然造訪,趙家人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意外。
畢竟,趙家今日一直都沒有開院門,所以並不知道黃宏帶著人已經走了十幾戶的人家。
好在黃宏已經走了十幾戶人家,防火的說辭已經說的滾瓜爛熟,三兩句話把事情一說,趙家老漢便將黃宏迎入小院。
院子確實是不大,只是一進的院子。
進門就能看到正房和廂房。
廂房的房門緊閉,相比是趙氏正在廂房內休息。
黃宏先是去廂房對面柴房和灶房看了看,見柴房內的柴垛還算整齊,便隨口讚賞了幾句。
不過,對趙家把引火用的茅草堆在灶房裡面,黃宏還是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趙老漢隨口應了一聲,便說自己晚些時候就把茅草移到柴房放著。
從灶房出來,黃宏又去了水井邊,同樣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不得不說,黃宏倒是沒有把這件事情完完全全的當做藉口,做起事情來還是有些認真。
在小院的四周看了看,黃宏又隨意的囑咐了幾句之後,便藉口檢查屋內有無隱患要求進房間看看。
趙老漢雖然覺得有些不妥,可是見黃宏說的一本正經又振振有詞的,便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下來,帶著黃宏進了正房。
正房,並非黃宏的目的。
他折騰了半頭晌的時間,為了乃是那間廂房。或者說是廂房中的趙氏。
“官爺,廂房和這個正房一樣,沒什麼問題,您就放心吧。”雖然沒有明確的拒絕,可是趙老漢話中的意思,卻是再明顯不過。
“既然老漢覺得不便,那便不打擾了。”黃宏倒也乾脆,趙老漢不讓看,他就不看了。又囑咐了趙老漢幾句,轉身便離開了趙家。
黃宏這麼幹脆的離開,趙老漢倒是有些意外……
“姑媽,剛剛是什麼人來過了?”趙氏本來就是在床上裝睡而已,所以在黃宏帶著人離開之後,趙氏便裝模作樣的醒了過來,悄聲對守在她床前的老太太的問了一句。
老太太一直在趙氏的床前守著,她也不是很清楚剛剛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當即便出門問起了自己的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