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狄知遜的離開,就不得不提李思維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
若是不是李思維,狄知遜哪裡需要離開幷州。
小蘇正想著,房門吱呀一聲開啟,狄仁傑走到了門口,說道“你們倆進來一下。”
兩人對視一眼,連忙走了進去。
待小蘇關好了房門之後,只聽狄仁傑說道“眼下,有一件事情,我需要你們的幫助。”
“參軍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就是了。”
“不是公事。”
“參軍有什麼事情吩咐就是了。”
聽到兩個人在聽到不是公事的時候,還能這麼幹脆的回答,狄仁傑頗為欣慰。
沉吟了片刻,便說道“從我回到幷州,一直在忙於公務,並未與衙門的同僚有什麼接觸,對他們也不甚瞭解。他們,對我也不甚瞭解。
想來,正是因為如此,李思維和曹參軍才如此對我。
所以,我想要幫我注意一下他們的事情。”
黃宏雖然不懂這些事情,可是好在他比狄仁傑早進了幷州衙門一段時間,衙門裡上上下下的官人,他到是認了一個齊全。
不多對每個人有多少了解,但是也能說一個大概。
不得不說,黃宏對七曹參軍的判斷,與宋勉之前和小蘇所說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他可沒有想宋勉那樣說出哪個人是李思維的親信,哪個人又是誰的親信。
他只是把自己對每個人的印象說了一遍。
如此一來,狄仁傑心中也有了一個大概。
就在小蘇驚訝事情的巧合的事情,狄仁傑轉頭對他說道“小蘇,這兩日,你得空便去暉月哪裡,在他哪裡挑幾個聰明一些的人選,我要把他們安排到別人的手下。”
狄仁傑所言,乃是宋勉今日剛剛才與小蘇說過的事情。
所以小蘇當即覺得有些不妥。
可是他又不知道如何拒絕狄仁傑的說法,當下便有些猶豫。
“怎麼,有難處?”
小蘇有些為難的看著狄仁傑,終究是硬著頭皮說道“參軍,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狄仁傑皺眉問道。
小蘇腦筋急轉,可是也想不到什麼理由。猛然間,他忽然想到一點,當即說道“閻大人不會做這種事情。”
狄仁傑一愣,皺起了眉頭不再言語。
是啊,閻立本確實是不會做這種事情。
以他對閻立本的瞭解,那般光明磊落的人,怎麼會做這種事情。
再想到自己離開汴州之時,閻立本曾勉勵他“要好好做官,要對的起一方百姓,對得起朝廷給你的俸祿,定要問心無愧!”
自幼熟讀聖賢書,一直以來,狄仁傑做的任何事情都只求問心無愧。
這麼多年,他也只有幼年之時因為宋三思的事情,沒有說出自己看到的一幕。
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做過任何一件事情會讓自己困擾。
直到今日,直到他剛剛的安排……
“我想,都督離開幷州去往信陽,也是不希望參軍你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