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小蘇,閻立本交給他的唯一一項工作便是護著狄仁傑的周全,哪知道這才多少天的時間,狄仁傑便遇到了這種事情。
沉吟了片刻,小蘇便建議狄仁傑離開白馬寺,回到幷州衙門之後再做打算。
“若是沒有想起來趙四的事情,回去也就回去了。可是現在這樣,更加不能回去,無論如何也要找到趙四。”狄仁傑說的斬釘截鐵。
任憑小蘇如何勸他,都沒有什麼用處。
無奈之下,小蘇也只能跟在狄仁傑的身邊,開始在白馬寺中尋找起趙四的身影。
偌大的白馬寺,佔地面積將近二十餘畝。其中庭院、樓閣不計其數。
兩個人轉了能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廟堂逛了不少,大佛羅漢也拜了不少,可是趙四的影子,卻是沒有見到。
而且,兩個人也向過來上香的香客打聽過,沒有一個見過符合趙四的條件的人。
不知不覺之間,狄仁傑和暉月所約定的時間也到了。
狄仁傑當下就帶著小蘇回到了那一處亭子。
這一次,狄仁傑聽從了小蘇的安排,只是在亭子外面等著,並沒有進入亭子。
不得不說,小蘇的直覺還是很準確,若是再進亭子,兩個人定然還要再一次的遭受山茄花的洗禮。
“這麼大的太陽,施主為何不在亭子內休息?”
小蘇冷哼了一聲,剛要質問暉月,狄仁傑便開口說道:“此處剛好可以看到錦鯉。”說著,還指了指池塘中正在愉快的遊玩的一條錦鯉。
暉月不疑有他,帶著兩個人去找住持的路上,還特意的解釋了這條錦鯉的來歷。
據說,在他跟隨住持來到這間白馬寺的時候,寺中的池塘內並無錦鯉,只有十餘尾紅鯉。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在一夜之間,池塘內的魚突然多了起來。僅是紅鯉便有近百尾,那條錦鯉,也正是那個時候出現的。
借用民間傳聞,這便是魚兒們知道白馬寺佛法高深,想過來聽經學法,以求他日登上大道。
至於那條錦鯉,傳聞就跟離譜一些。
說是錦鯉乃是越過龍門,只等時候一到,便可登天化龍……
出於好奇,狄仁傑忍不住問道:“真有這種事情嗎?”
暉月笑了笑,說道:“小僧佛法不精,無法為施主解答。施主若是有興趣,不妨問一問住持。”
正說著,幾個人已經走到了住持的禪房外,暉月疊指拍門,輕聲說道:“住持,施主已經來了。”
等到禪房內傳出來一聲“請進”,暉月才輕輕地推開門,帶著狄仁傑和小蘇進入其中。
禪房很樸素,這是狄仁傑的第一感覺。
住持的禪房雖然不小,可是除了一套桌椅之外,便只有幾個蒲團,整整齊齊的擺在一邊,就連睡覺所用的床,都沒有。
老住持這時候正坐在其中的一個蒲團之上,五心朝上,看樣子正在打坐。
“施主請坐”老住持頭不抬,身不動,只是輕聲說了一句。
狄仁傑扭頭看了暉月一眼,暉月指了指住持身邊的蒲團,便走到住持的身旁坐下。
謝過住持之後,狄仁傑和小蘇各選了一個蒲團坐下。
剛剛坐下,老住持便開口說道:“聽暉月說,施主曾向他打聽過鬼神之說的事情。可是施主遇到了什麼為難的事情?”
狄仁傑看了暉月一眼,只見暉月此時和老住持一樣,擺了一個五心朝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