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狄仁傑有問題,趙廣同樣也有許多問題想要問一問狄仁傑。
說著說著,趙廣突然問道:“對了,參軍去過白馬寺沒有?”
“前兩天倒是去了一次,沒想到白馬寺會有那麼多的香客。”
“說起來,這件事情可就要歸功現任住持了……”趙廣各種言語換著法的把白馬寺的住持給誇了一遍。
殊不知,正是因為他誇白馬寺的住持這一番話,讓狄仁傑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趙廣很有可能和他一樣,都是在拖延時間。
至於趙廣為什麼要拖延時間,他並不知道。
事實上,連趙廣自己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拖延時間。
只是白馬寺的住持聽說他今日與狄仁傑飲宴之後便讓人傳話給他,要他儘量的把飯局的時間拉長,最好是在說一些白馬寺的好話……
趙廣並不知道,在他和狄仁傑誇讚白馬寺的時候,白馬寺的僧人暉月,已經孤身一人到了趙家臺,就站在原本趙氏藏身的那一家。
在他的身前,有一男一女兩個人癱倒在地,一臉的恐懼。一人是被趙廣稱為的老五的老頭兒,另一人,則是趙廣的老伴兒。
“小僧最後問你們一句,趙氏,她去哪了?”
“大師,我們真的不知道啊……”老五說話間都快哭了出來。
至於老五的老伴兒,就更加的不堪,一臉恐懼的看著之暉月,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暉月看了看他們的模樣,知道趙氏不是偷跑了,就是被人帶走了。
若是偷跑了,問題也不算太嚴重,可是怕的就是她不是偷跑,而是被人帶走了。
萬一帶走他的人是幷州衙門的人,那情況可就真的不好判斷了……
事實證明,當你越擔心什麼的事情的時候,這件事情總會發生。
而且,會比你想象中的結果更壞一些。
就拿暉月來說,因為擔心趙氏被官府帶走,暉月便回到寺了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住持。
住持稍一遲疑,便吩咐了暉月兩件事情。
一,再去一趟趙家臺,把趙氏家中能搜刮的財物盡數搜刮。
二,去一趟城裡,盯著幷州衙門和知味樓……
住持的打算沒錯,他以為這樣面面俱到,城裡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收到訊息。
不過他忘了一點,那就是幷州城不是他白馬寺的天下。
和尚的光頭又格外顯眼。
暉月帶著眾人只是剛剛進入白馬寺,幷州衙門內的眾人已經收到了訊息。
今日在衙門坐鎮的狄知遜一邊命人把訊息送往知味樓,一邊加緊整理趙氏的供詞。
不得不說,在趙家臺的時候,宋勉和小蘇只是以為趙氏知道的事情有些多。
哪裡想到,趙家臺的案子竟然牽扯到那麼多的事情。
如趙氏所言,那孩子確實是針插入腦而死,可是在孩子死了之後,趙氏擔心自己受到牽連,就在第一時間把事情告訴了趙廣。
而趙廣,又在第一時間把事情告訴了白馬寺的住持。
因為,那個孩子並不是趙氏骨肉,乃是白馬寺住持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