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宋三思從他的身邊撿起了一張紙片,羅永才重新落腳。
“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看著紙片上的內容,宋三思忽然笑了。
只是不知為何,笑容中竟隱隱給人一種悲傷的感覺。
羅永從宋三思手中接過紙片,只見上書五個小字:“金氏綢緞莊。”
可惜,這裡只有一張紙片,若是整張紙都在,怕是能解決宋三思心中的許多疑惑。
就在宋三思猶豫的時候,羅永已然收好了紙片,彎下了身子,再一次的在散落的書冊中翻找了起來。
宋三思愣了一下,也學著羅永的樣子,蹲下了身……
這一次,兩個人翻找的要比上一次還要仔細一些。
不過可惜,哪怕他們把書架上的書記也都翻落在地,也沒能再找到隻言片語。
那張寫著“金氏綢緞莊”的碎紙,就是他們全部的收穫。
當然,那雙沒有編完的草鞋另當別論,宋三思雖然帶著草鞋,可是這雙草鞋對他來說卻是有別的用處。
離開了小院,宋三思並沒有回到汴州城。
寫了一封信交給羅永,囑咐羅永立即趕回中牟縣之後,宋三思便帶著那一雙草鞋,一步一步的往中牟縣的方向走去。
中牟縣,宋三思的熟人同樣不少。
就拿城門口來說,隔著老遠,宋三思就看到城門口正坐著那位傳說中的於八爺。
不過想到自己今日沒有易容,宋三思便沒有打招呼,而是和其他人一起,排著隊,慢慢悠悠的進城。
直到路過於八身邊的時候,宋三思笑著說了一句:“於爺這紅光滿面,看來真是又有了喜事了。”
於八並沒有認出宋三思來,不過因為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也沒有怪罪這個不懂禮數的年輕人,反而笑呵呵的說了一句:“借你吉言,借你吉言……”
進了城,宋三思回頭看了看身後喜氣洋洋的於八,說了一句:“這也算了卻了一樁因果……”
“夥計,金氏綢緞莊怎麼走?”宋三思在街邊的茶肆要了一碗大碗茶,隨口問了一句。
打聽清楚金氏綢緞莊的位置之後,宋三思並沒有馬上去金氏綢緞莊的方向,而是去了上一次他在中牟縣的時候所租住的那間小院。
小院的房主雖然不認識宋三思,可是本著好客的習俗,房主在收下宋三思的幾十文大錢之後,便開開心心的給宋三思安排了房間,還貼心的給他燒了一鍋熱水。
簡單的歸置了一下,宋三思推門而出。
這一次,他的目的就是那間金氏綢緞莊。
金氏綢緞莊,地處中牟縣最繁華的地段,離縣衙不過一街之隔,聽聞衙門裡面的大老爺在金氏綢緞莊裡都有股份。
而且,整個中牟縣,只有他們金氏一家能做布匹、綢緞的生意。
不過,聽聞金氏綢緞莊價格公道、童叟無欺,稱得上是物美價廉。所以,倒是沒有聽說中牟縣的百姓有什麼不滿的。
只是有幾個外鄉人,有時難免說幾句閒話……
一頓飯的時間,宋三思從小二的口中倒是把金氏綢緞莊的故事打聽了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