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麼發現你的?”
對於狄仁傑的問題,宋三思可以說是知無不言,無論狄仁傑問他什麼,他都是老老實實的回答。當然,也僅限老老實實的回答而已,對於他自己的判斷和一些想法,宋三思通通都沒有說出來。
哪怕後來狄仁傑喊了老王和吳晨過來商議後續的事情應該怎麼做,宋三思仍舊是不發表任何意見,任由他們幾人商議。
若不是最後狄仁傑開口問他意見,宋三思可能一句話都不說。
當然,他說的話也不能算作意見,只是一句模稜兩可的:“幾位說的都有道理。”
這一下,在場的幾個人都看不出來宋三思有些心不在焉,不過事情緊急,狄仁傑也沒有時間琢磨宋三思的心情,只當他是身體不適。
“既然這樣,那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老王,一會兒你把城門的那個小吳找回來,好好的交代交代。吳官人,你負責把前面的事情給了結……”
按照剛剛幾個人商量的結果,狄仁傑仔細的安排起來。
待老王領命下去,吳晨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大人,雖說閻大人此時仍在河南道,可是時間會不會來不及?若是……”
沒等吳晨說完,狄仁傑便擺了擺手,說道:“吳官人放心,本官自有打算,只消明日小吳能瞞過宋志,那事情就還有辦法解決。”
雖然在吳晨面前狄仁傑充滿了信心,可是當他也離開狄仁傑的房間,回到自己的房內之後,他臉上的表情卻是像吃了二斤黃連一般,要多苦就有多苦。
當然,本來大好的計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換成誰也要苦惱。雖然眼下已經有了補救的計劃,可是補救的終歸是補救的,裡面的漏洞始終都是存在,宋志又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能不能瞞過他,實在是不好說。
寄望與人顯然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在房內思索了許久,狄仁傑忽然想到他還是可以從田四的身上想辦法,就是這個辦法,有些陰暗了些。
猶豫了許久,狄仁傑還是決定和宋三思商量商量。畢竟,要打入錄事參軍的人是宋三思。如果宋三思不同意,他就算計劃的再完美,那也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聽了狄仁傑的打算,宋三思目瞪口呆。
狄仁傑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過分,輕聲解釋道:“眼下田四已經死了,我這麼做也是無可奈何之舉。畢竟,他的死是可以說是我們倆聯手造成的。若是不能挽救,山野內那二十七條人命,可就……”
“二十六啊……”宋三思心裡默唸了一聲二十六,接著就說道:“我可以去,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你說。”
“除了小吳,老王也要跟著去。”
狄仁傑本來的打算是讓小吳押著宋三思去汴州,一來小吳本就是錄事參軍府的暗樁,有以往的交情在。這一次加上宋三思這一個大活人,就更容易打入錄事參軍府。
退一步說,就算遭人識破,對於小吳這種暗樁,狄仁傑並不是很在乎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