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舒錦還沒忘了熹妃的好大兒,便忙道:“那四阿哥……”
你也順便出溜出來吧,別憋著了。
胤禛的臉色有一瞬間的不自然,弘曆這個混賬——如今多了兩個健康兒子的胤禛,突然有點不想要這個兒子了。雖然弘曆現在什麼都沒做錯,甚是還無端遭了一場高熱。
胤禛不是不曉得,這十有八九是熹妃所為。只不過是他不想徹查罷了。且熹妃也不至於真把弘曆如何了, 何況熹妃於朕而言,還有些用處。
其實後宮裡的許多事,胤禛都心知肚明。只是說到底,也不過就是女人間的事兒,只要不妨礙子嗣,犯不著太較真。
“就叫弘曆吧。”胤禛揮手道。
太皇太后笑著頷首:“那六阿哥和七阿哥呢?”
胤禛心情有些煩悶, “容朕想想。”——多了兩個健康的兒子, 這名字自然是好好好斟酌的。偏生好聽的字眼,都已經叫旁人給佔了……
太皇太后面色一緊, 忽的想到了一件要緊事,“謹嬪再怎麼說,也是六阿哥生母。”
胤禛點頭:“皇祖母放心,朕沒忘。”
太皇太后這才鬆了一口氣。
皇帝給元壽天申改名一事,很快便六宮皆知。
午後,熹妃便帶著新鮮出爐的四阿哥弘曆來到承乾宮,尋五阿哥弘晝作伴玩耍。
“今兒我是沾了姐姐的光了。”熹妃言笑晏晏,一副親熱模樣。
舒錦忙笑著說:“其實是太皇太后提及此事, 皇上便立刻給兩個阿哥都賜了名,我瞧著, 不像是臨時想出來的, 倒像是早就斟酌好的了。”
可不是麼!上輩子就取好了名了!
熹妃這才心下稍安,“賜了正經大名,回頭才好入了宗室玉牒。”
這宗室玉牒十年修一次,上一次是在康熙四十五年, 如今正好滿十年。介時,正式載入玉牒, 便是四阿哥弘曆, 系熹妃鈕祜祿氏所出,五阿哥弘晝系裕妃耿氏所出。
還有年氏的福佑公主,倒是運氣不錯,才剛滿週歲,就趕上了纂修玉牒。
“皇上沒有順便給六阿哥和七阿哥賜名嗎?”熹妃眼裡帶著別樣笑意。
舒錦道:“皇上說要再想想。”
熹妃頗有幾分自得,“是得慢慢想想。”
舒錦腹誹,還能怎麼慢?再怎麼慢,也趕得上載入玉牒。
熹妃忽的想到了謹嬪頭上,“這六阿哥……皇上不會把她記在皇后名下吧?”
舒錦笑了:“這你大可放心。”
雍正又不糊塗,怎會無端給皇后一個嫡子?事關儲位,雍正比任何人都要冷靜。
熹妃也不由笑了,“是我關心則亂了。皇上若真愛重皇后,便不會讓我協理六宮了。”
舒錦端詳著新鮮改名的弘曆,“四阿哥瞧著瘦了不少。”臉蛋都不圓潤了,跟弘晝一比,倒更像個弟弟。
熹妃神色微微黯然,“自打病了那一場,胃口就一直不大好……”
舒錦腹誹:還不是被你給折騰出來的。
嘴上卻只得道:“宮裡有的是擅長小兒一科的太醫, 且好生調理便是。”
熹妃到底弘曆的親孃,終歸還是歉疚的, “只盼著能在入讀前調理好身子。”
此時此刻,兩個差不多高的孩子正盤腿坐在臨窗的羅漢榻上,小小的孩子,竟似模似樣擺弄著圍棋。
啪嗒啪嗒的落子之聲,分外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