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李東昇帶著薛仁貴他們就到了大艦上去視察。
大艦吃水深,要停的遠點。先坐小艇由水軍士兵把他們划過去,然後再順著繩梯爬上軍艦。
騎馬砍人視如常事的薛仁貴坐上小艇後就開始戰戰兢兢,雙手用力的抓著艇邊,手指因為用力都發白了,抿著嘴唇一句話也不敢說,旁邊的侍衛也一樣,看的划船的水軍士兵心生鄙夷:就這種旱鴨子還來我們水軍耀武揚威?
李東昇倒是還好,神色鎮定自若的看著遠處的大艦問來恆:“這幾個軍艦有什麼說法嗎?”
“回總管大人,我大唐水軍船隻技術跟人員基本沿襲前隋。前隋的造船技術已經是非常發達,徵高句麗的時候西經用五牙大艦運送軍隊渡海,但是由於幾次戰敗,損失不小。我朝立國後接手了剩餘的人員,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才有如此的規模。但是比前隋的巔峰還是要差很多。”
李東昇點點頭,唐朝立國後主要精力放在陸地,要把周圍的那些草原民族先打趴下,這個時代也沒有列強從海上來入侵,發展海軍不是迫在眉睫的事。
到了大艦下方,才知道這個船有多大,艦面離水面最少有十幾米高,船上的水兵扔了繩子下來,要他們自己爬上去。其實也是水軍使壞,大家對李東昇的到來都是心中不服,就用各種小伎倆來刁難他,準備讓他有苦說不出。
薛仁貴先出手,坐船不行,這個他拿手,順著繩子幾下就到了上面,等又上去幾個侍衛,李東昇才拒絕了薛仁貴想用繩子西在他腰上,然後他們提上去的建議。把官袍下襬拎起來塞在腰間,然後抓住繩子就這麼爬了上去。
身後的來恆看著李東昇攀爬的背影,心情複雜:這個傢伙不好對付啊。
一群人上了艦,船上的官兵集合接受領導檢閱,薛仁貴看到他們那鬆鬆垮垮懶洋洋的造型登時一肚子氣,在李東昇耳邊低聲道:“侯爺,這些水兵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哪裡像我大唐的府兵?要是我手下的兵是這個樣子,老子保證把他們收拾的跟三孫子一樣。”
李東昇笑道:“軍種不同,氣質當然不一樣,陸地上府兵跟騎兵都是要以陣型作戰所以對士兵們紀律要求高。水軍士兵天天都在大海里跟風浪拼命,大家都對生死看開,所以就是這種懶散的造型,長官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船一個人可開不起來,來將軍,我說的對吧?”
來恆趕緊道:“總管觀察細緻入微,一語中的,下官佩服。”
船上計程車兵看李東昇這麼理解自己,本來嗎桀驁不馴的眼神都柔和了許多,李東昇擺擺手:“大家都散了吧,這麼大的太陽曬的慌,我初來乍到情況還不瞭解,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就一句話,一切行動聽指揮,否則軍法從事!大家去忙自己的事情去。”
來恆帶李東昇在大艦上四處檢視,李東昇這才對唐朝水軍的作戰有了初步的瞭解。
本來李東昇印象中古代的水軍遠距離就是互相射箭,然後靠近後就是撞擊,再者用帶鉤子的長杆把對方船勾住,雙方船貼到一起然後就是跳幫過去砍殺。千千吧
但是其實在隋朝文帝楊堅在進攻陳朝的時候,發現隋軍的水戰能力不強,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他特意派行軍元帥楊素秘密操練。楊素對拿下這場戰爭並沒有把握,為了提高勝率,他只好請來懂得水上作戰的高手,幫隋朝出謀劃策。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最終,高手們透過集思廣益製作出一個秘密武器——拍杆。這拍杆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它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木杆,上面繫著一塊幾百斤的大石,不用的時候,將其吊起來,用的時候,鬆開固定的繩索,幾百斤的大石,就會砸到對方的戰船之上。拍杆的墜石在擊打敵人的船隻時,並不會一下子就會成功,而是經過重複的猛砸,直到巨石是將敵人的戰船破碎為止。
我國古代的船隻都是木頭製造而成。因此,只要陳軍的戰船,到達拍杆可以打擊的範圍內,將領們便一聲令下:“放”。“砰砰”幾下,陳軍的木頭船,便被砸出個大窟窿,以後這個戰法就流傳下來,現在唐軍也是繼續沿用。
李東昇不置可否,繼續視察:“來將軍,運送隕國公他們隊伍過海是怎麼辦的?就都在船頭嗎?”
“回總管,這個請下去檢視。”來恆很細緻的介紹:
“前隋用的是釘接榫合法造船,既利用鐵釘等金屬材料,又採用榫卯結構以提高船體強度。我們現在的船叫樓船,船上三層,但機動力較差。前隋楊素建造的五牙戰艦就是樓船的一種,周圍比這個小的叫鬥艦,船舷上有女牆,是水軍當中裝備數量最多的一種…”
李東昇走下樓梯,登時眼前一黑,由於沒有好的照明,船艙裡看東西都模模糊糊,李東昇皺眉頭問:“大軍就是擠在這裡?”
“是啊,這裡是人住的地方,戰馬都在下面的艙裡?”
“人馬是隔開裝的?”李東昇還奇怪這個設計就很人性化了。
“是啊,不然容易有疫情。”
在船上呆了一整天,把一些基本的資訊都瞭解清楚,晚上李東昇又召集開會:“現在陛下已兵臨平壤城下,踏平高句麗指日可待,我們海軍要想想怎麼樣去配合陛下,把高句麗徹底的打垮!”
來恆道:“總管,我們水軍哦,海軍接到的任務就是運送大軍渡海,然後接應他們回國,現在我們調配行動,恐怕不大合適吧?”
李東昇點頭道:“不錯,說是這麼說,但是大家同樣來高句麗參戰,我們海軍就眼睜睜的看著府兵們戰功赫赫,然後回家鄉揚眉吐氣?然後你們的孫子問你們,徵高句麗的時候爺爺你殺了幾個?你只能笑著說我在後面船上等著?”
李東昇幾句話就把水軍將領們心底的驕傲給撩了起來,是啊,憑什麼那些旱鴨子可以得意洋洋的回家分田,免除賦稅,而我們卻只能拿點軍餉。他們同時道:“願聽總管指揮!”
《大唐地主家的傻兒子》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手打吧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手打吧!
喜歡大唐地主家的傻兒子請大家收藏:(大唐地主家的傻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