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快要入秋的時刻,一艘江南特有的小烏篷船就靜靜地停靠在河邊,清澈的河水拍打著船邊,發出輕輕的的聲音,秋高氣爽,但是陽光還是很強烈了,周圍的樹林裡偶爾傳來幾聲小鳥的叫聲。
“上來了,上來了!”這個船的甲板上小菊歡喜的大叫,李東昇回頭一看轉頭,只見段瓘的魚竿上掛著一條鯽魚被提出了水面,有個半尺大小,段瓘也笑道:“今天有口福了!”
“有個屁的口福啊,天天吃魚,都膩了!”李東昇撇撇嘴。
李東昇帶著張勇他們幾個準備巡視下面的茶場,出來已經幾天了,到了地方都是爹不疼,娘不愛,各個主官出來請吃一個飯就消失了,談到丈量土地的事情,個個都是轉移話題,什麼效果也沒有。
烏蓬船上的小碳爐子裡燒得正旺,鍋裡的水已經開始翻滾。張勇接過魚,一下子摔在甲板上,然後掏出刀開始打理。
小菊興致勃勃的在旁邊收拾採來的蘑菇跟野菜,對她這個小姑娘來說,只要出來就是開心。
“你分的清吧?不要吃了中毒。”李東昇看看她手邊的蘑菇,笑道:“不要人家沒有動手,我們自己把自己放翻!”
小菊邊擺弄邊說道:“怎麼可能,少爺你就放心吧。”
小姑娘一邊做一邊輕聲的哼著小曲,動作輕快而活潑,李東昇看著都有點失了神,反應過來連忙心道:“罪過罪過,幾個月不近女色,難道真的憋不住了?”
段瓘把魚鉤又放到水裡道:“李大人,我們到了義烏哪裡怎麼辦?。”
“怎麼辦?我們只要等就好了,就不相信他們不上鉤,遵紀守法就不是世家的風格。”李東昇懶洋洋的道。
段瓘道:“等過了金華,我們就騎馬進去,大人要做好準備,那個地方的人抱團的很。”
義烏是一個小城,完全不是後世那個世界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樣子,但是狹窄的街道兩側也擺滿了各種攤子,攤子上的貨物都是當地出產的蔬菜什麼的,幾個人看了看就一點興趣也沒有了,到了驛站門口就準備住下。
就在這個時候,從旁邊衝出來一個黑影,一把抱住了小菊的腿,把小菊嚇的尖叫:“啊。。。。”這一聲驚天動地,連驛站裡的人都驚動了。
張勇剛想過來卻在手要碰到的時候停了下來,差點沒把腰給閃了。小菊也看到了抱著她腿的竟然只是個孩子,而且是個衣衫襤褸的小孩子,頭髮亂蓬蓬的像個亂草堆似的,小臉上也是黑乎乎的,看不清她的本來面目,是男是女都分不清,嘴裡嘟囔著:“給點吃的吧。”
“你叫什麼名字?”小菊看著小孩子黑乎乎的小臉上露出兩隻烏黑的大眼睛,流露出一種楚楚可憐的表情,心中的母性立刻被激發。阻止了想要過來的李東昇。從張勇的懷裡掏了一個肉乾出來,遞給了她,那個小孩子接過來咬了一口。狼吞虎嚥的看的李東昇也難受。
張勇遞了一個葫蘆過去,裡面有水。小傢伙喝了兩口,這個時候驛站的人全跑了出來,看到髒兮兮的小乞丐站在明顯是官員的隊伍中,立刻大喊:“你個小兔崽子,又過來騷擾貴人。趕快給我滾!”
李東昇擺擺手:“不要嚇到了人家!”
小朋友估計經常被他們嚇唬,立刻轉身就跑,年紀雖然小但跑得很快,一眨眼就鑽到了旁邊的樹叢裡,想找都找不到了。
小菊看向小乞丐跑的方向,眼神裡帶著失落:“怎麼就跑了呢?”
“是被那些驛站的人嚇跑了!”李東昇道:“估計經常過來,也經常被他們訓。所以害怕他們。”
一夜無話,李東昇一大早就起來在院子裡活動身體,他現在也知道,在古代有個好身體是多麼重要,反正一有機會就活動,偶然一個抬頭,發現牆角上有一個小腦袋在探頭探腦的朝他看來,兩個人的目光一對,對方嚇了一跳,就聽到咚的一聲,還有哎呀的一聲慘叫,直接摔了下去。
李東昇怕人給摔壞了,趕緊衝出門去。發現在牆角的還是昨天的那個小乞丐,看到李東昇一個人出來,她也沒有急著跑,估計摔的不輕。李東昇過去把她扶起來:“怎麼樣?不礙事吧?”
張勇跟段瓘也跟了出來,看到又是昨天的乞丐。張勇負責安全,就問道:“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老跟著我們?”
“我不是壞人,就是看你們人好,想要點吃的給我娘,她生病了,餓的不行。”小乞丐的聲音竟然十分的清脆,還是個小女孩。
小菊也在後院裡過來,聽到小乞丐的話,眼圈都紅了:“嗯,你跟姐姐過來,先吃點早飯,然後我們一起去看你娘。”說完用哀求的眼神看著李東昇。
“看我幹嗎?拿個饅頭給她吃,我們先去看看她娘病情!”李東昇受不了自己丫鬟的大眼睛,沒好氣的說。
“我就知道少爺心最好了。”小菊把小乞丐帶回驛站,給她洗了手跟臉,發現還是一個清秀的小丫頭,估計也是她吧臉給塗黑的原因,不然早就被人給盯上了。
看她吃飯的樣子,就是知道餓的狠了。小菊拍拍她的背道:“慢點,慢點,不要噎著!”
一邊吃一邊走,小菊牽著她的手,眾人一起去找小乞丐的娘。對於張勇來說是確認她的話是真還是假,對於小菊來說就是要做善事。。
走在路上就把小姑娘的全給套出來,小姑娘叫柔娘,父親生病死了,家裡本來還有點田地,不過好像被那個大家給收走了,說了看病借了他們家的錢。現在就住在城裡的房子裡,孃親以刺繡為生,不過這段時間生病,已經好久沒有做事了,家裡沒有吃的只好自己去裝成小乞丐去要點。
小菊當年也是一個孤苦伶仃被李林氏給收了回來,她對柔孃的遭遇是感同身受,表示了極大的同情:“你放心,我們家少爺人最好了,我們肯定把你孃的病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