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述的身份沒完全暴露,回城的路上李丹罰那胖子去替老宋趕車,讓孫述上了黑馬,兩人並轡而行。
「陸九不知從哪裡尋來這匹黑馬?」李丹打量著孫述胯下這匹笑道:「他見楊千戶騎著黑馬甚是威武,便吵著也要尋一匹,不想還真找到了。」
說完告訴孫述:「昨日快傳來送信我就知道了徐二叔推薦你來的事情。二叔說孫先生擅長識別礦石,對找礦甚有體會,在京城小有名氣。不過我很奇怪一件事。」
「都巡檢在奇怪什麼?」
「方才先生說中京冬日裡薪炭價高可是真的?」
「確實!」孫述點頭:「而今這時節一斤炭價值兩文(即兩枚銅錢),乾柴薪一捆約二十斤價值也是兩文。
而入冬後,一斤炭價值自五文起,銀絲炭有至七文者,柴薪一捆則四文,就連麥秸也是百斤二錢銀子的價哩!」
「麥秸都能賣這樣貴?為什麼?」
「林木缺少。」孫述苦笑,用馬鞭一指周圍:「中原平坦,適宜開墾,但千年以來林木愈加匱乏。不像這南方的樹木花草如此繁盛,中原的樹木砍伐後生長不易。
國朝定都五十年來,周邊林木毀壞殆盡,伐木採薪就要到更遠的地方去,價格自然也就高了。至於冬季需求旺盛,甚至需要從潁川運薪炭過來販賣,是以冬季價格更昂貴。」
李丹點點頭,忽然問:「難道京師人都不用石炭嗎?」
「有用的,盡是飯店、混堂這種地方。平常居家不敢用,因那石炭有毒氣,所以家用不慎就容易出事。」
「哦,原來是這樣啊!」李丹點頭:「那我們建高爐的時候可要小心些!」
「高爐?都巡檢說的可是鍊鐵爐?」孫述問。
「正是!剛才不是說過?我們要在黃金埠這地方建冶煉廠、鐵器工廠。有了鐵,方才你看到的塔吊就能做得更結實,起吊的物品可以更重!」
孫述樂了:「就剛才我見到的那些已經夠驚人了,你還想把它做成鋼鐵的?有這麼多鐵能打多少農具呵!」
「是呀,不過你得幫我先忙點別的。」
「何事?」
李丹告訴他自己現在繞不過去的幾個門檻:礦石破碎、分選和清洗,以及造石墨坩堝。
「你要用黑鉛做坩堝?」孫述驚訝地看他眼,說:「前兩個不難。你要用黑鉛做坩堝,可是想每鍋出鐵水更多?但是那得費多少炭呀?」
「不用木炭,用石炭!」
「哦!這倒是可以。」孫述點頭:「都巡檢想做個多大的?三百斤還是五百斤?」
「凡事不能開始就貪大求全。咱們先做個小的,然後慢慢再做大。」李丹說:「我打算先做個兩千五百斤的!你看怎樣?」
這話差點噎著孫述,兩千五百斤算小嗎?
他記得看過官方戶部記錄,說是江西進賢鐵工所的高爐最大者每爐產三千斤,晝夜可產六千斤,這是當時最高的水平。看來李三郎是想直追進賢,起碼將來要與之比肩了?
「敢問都巡檢,不是說對岸就有江山軍活動嗎?你們搞這樣大動靜,就不怕他們打來?」孫述說出了一直不解的問題。
「你說楊星那廝?暫時他不會這麼做的。」李丹笑笑:「他剛派了部將一枝香(廉大香)去佯攻進賢,為楊賀攻撫州助力,這下子帶走了兩千精銳。」
「所以他無力來攻安仁?」孫述恍然。
不料李丹擺擺手:「不止如此。前些天他派人給安仁送給養,結果這夥人被我派一片石(石大軍)給劫了。
他當時只以為是哪個不聽話的土匪所為,就讓部將林禿子帶了五百多人來剿。結果這夥人
就是這麼自覺,又掉進我們設的包圍圈裡,在璜溪鎮西北被殲滅了。
等會兒你進南門時,可以看到那賊禿頭正掛在城牆上哩。
從這裡回東鄉,一來一回就得五天,算起來如果有漏網的,那楊星得到訊息最快也得明天,然後暴跳如雷,然後立即點兵出發,那樣也要在七天後才能到達。」
李丹說完笑著轉臉對孫述道:「等他的人趕到,大橋已經連橋面都鋪完,一切晚矣!」
「都巡檢為什麼花費這樣大力氣來建這座橋?難道就用浮橋不好嗎?」
「用浮橋當然可以,但是我們的重型載貨車過不去。」李丹往南一指:
「這座橋和奪取東鄉之後我們要建的西橋,是連線東鄉、餘江、璜溪、鷹潭的軍事要道。如果要向南攻取貴溪、收復戈陽,這橋會是我們出發和補給的!」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