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別派人了。”
麻貴爽利道:“我方才看到東邊好像是掉下個大傢伙,乾脆咱們兄弟二人一起去開開眼,順便把這事兒給辦了。”
大傢伙?
難道是還能有鯨魚不成?
卻說這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也就一盞茶的功夫,便虹銷雨霽了。
王守業和麻貴向兩位監副請示之後,便抽調了五十名外衛,負責警示附近的民眾,順帶查探降魚範圍,以及與其相關的徵兆、古怪之處。
麻貴還惦記著那‘大傢伙’,因此出了衙門之後,就拉著王守業直奔東去。
此時已然有不少民眾走上了街頭,一些膽大的,甚至已經開始挑那賣相好的魚,往家裡搬運。
之所以要說搬運,而不說拿,是因為這些魚的個頭普遍偏大,三尺至五尺是常態,七尺以上的也不罕見,反倒是三尺以下的‘小魚’極為稀少。
王守業甚至瞧見一條近丈長的‘鯊魚’。
之所以要標上引號,是因為這條鯊魚的上顎扁平,翅膀似的向兩側延伸,而它的眼睛就長在那上顎兩側。
這該不會是變異了吧?
心下起疑,王守業立刻喊過兩名外衛,讓他們一個守著那鯊魚,一個回衙門套車,好將這鯊魚運回去研究。
這一路之上,類似的怪魚倒收集了有四五條,可眼見都過了東四牌樓,那所謂的大傢伙,卻連個影子都沒有。
“崇秩兄。”
王守業不由狐疑道:“你當時是不是看錯了啊?要不就是那東西起是沒那麼大……”
“我這眼力還能出錯?也或許是掉在哪戶人家了吧?”
麻貴說著,就待調頭再重新找上一遍。
王守業這回卻不肯跟著他繼續消磨時間了,因為過了東四牌樓,街上的魚明顯開始減少——當然,體型也從普遍的三尺到五尺,增加到了五至六尺。
或許再往前走,就是這次降雨範圍的邊緣地帶了。
王守業想要確認此事,自然不願意同麻貴折回去,尋找那所謂的大傢伙。
於是兩人在東四牌樓分道揚鑣,一個繼續往東,一個折回往西。
果然和王守業推測的差不多,到了朝陽門左近,街上幾乎就已經看不到有什麼海鮮了。
根據周圍群眾的供詞,當時幾乎就連普通的雨水,都沒有降下多少。
這之後,王守業又進行了橫向調查。
發現這次怪雨,南北覆蓋長度約在兩裡左右,而且降雨區域,普遍距離城牆八十丈至一百二十丈。
但也並非沒有特例。
譬如有一頭體長超過七丈【23.33米】的鯨魚,就落到了距離城牆不足三十丈的‘乾旱帶’上。
還真有鯨魚!
另外還有幾個特例,也都是體型超大的海洋生物,而其中最扎眼的,當屬一條體型在四丈左右的大王烏賊。
這讓王守業不禁生出了一些遐想揣測。
“王大人、王大人!”
正寬慰幾個嚎啕大哭的百姓——這條鯨魚導致兩戶人家三死四傷——就有兩個外衛呼喊著尋了過來。
等瞧見那條小山也似的鯨魚,兩人都驚的瞠目結舌,直到王守業追問他們的來意,二人這才連忙稟報,說是麻貴終於找到那條‘大傢伙’了,請王守業過去瞧個稀罕。
說到‘大傢伙’,兩人又齊齊望向了那頭鯨魚,言語間也禁不住有些發虛。
顯然和麻貴苦苦尋覓的東西相比,這條鯨魚才是真正的‘大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