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渡劫再怎麼神奇,也是旁人之事,但官印卻是朝廷威權的象徵之一,更是每個朝廷命官不可或缺的必備工具。
而這次官印成妖,反噬其主的事情一出,便意味著每一位官員,都有可能會直面妖邪!
面對此情此景,滿朝文武自然無法繼續裝聾作啞掩耳盜鈴。
近幾日裡,關於神鬼妖魔魑魅魍魎的討論聲喧囂塵上,作為相關部門的山海監,自也被人頻頻提及。
常駐宮外的李芳,甚至一連數日被招入宮中,接受嘉靖皇帝的垂詢。
而這種萬眾矚目的感覺,正是白常啟夢寐以求的!
對他而言,只要能得到朝廷、士林的認可,佛光舍利即便完全壞掉,便也算不得什麼損失了。
簡單介紹完朝中的輿論動態,白常啟又把話頭拉了回來,微傾著身子詢問道:“聽你方才所說,那李如松頗立了些功勞,可本官在隨員名錄裡,卻怎得未曾查到他的名姓?”
王守業略一猶豫,便把李如松的出身來歷細說分明,然後又添油加醋的將其大加褒讚。
這次滄州之行,讓他愈發堅定了將李如松留在身邊的想法。
如果能借機替李如松在山海監裡討個差事,屆時非但公私兩便,李成梁那邊兒也不好推辭拒絕。
白常啟聽了他的極力吹捧,顯然也有些意動,但卻並沒有明確表態,只是叮囑王守業,次日午時的洗塵宴,不妨將李如松一併請來。
瞧這意思,應該是要親眼相看相看。
眼見該問的都已經問清楚了,白常啟又交代王守業抓緊時間,將此中細節具本成章,以備宮中垂問之後,便有意要端茶送客。
王守業忙拱手道:“大人,卑職還有一事要向您稟明——當日我路過漷縣時,偶聞得……”
提前得知了訊息,卻隱瞞不報的事實,自然是不能吐露的。
因此王守業便聲稱,自己是路過漷縣的時候,偶然聽蘇知縣提起棄嬰一案,因此起了疑心,並順勢指派趙奎留下來追查究竟。
“豈有此理!”
當聽得趙奎在通州,發現了十具赤果屍首時,白常啟憤然拍案而起,倒負雙手在廳內來回踱了兩圈,又不容置疑的道:“此事你不用管了,本官這就劇本上奏,務令通州官府查明此案!”
瞧他方才那義憤填膺的,王守業還以為他要親自徹查此案呢——看來他應該也已經意識到,這背後藏著巨大的利益牽扯。
心下略有些失望,卻也知道趨吉避凶是人之常情,強求白常啟追查到底,純屬是痴人說夢。
唉~
說到底還是自己權柄不夠。
否則何須顧及那個、指望這個的,一門心思追查到底就是了。
嗯……
也不知裕王府那邊兒,究竟能不能搭上線兒——畢竟想要一舉登上高位,從龍之功無疑是最佳選擇。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