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帝州中的帝冢下正在熱鬧無比之時,一隻巨大的眼睛卻突然出現在愛湟溪上空,眼中密密麻麻的紋錄重疊在一起,巨大的眼珠子轉動,盯著湟溪下的帝冢看個不停,但因為帝冢中的一切都被遮蔽,使其看不清除裡面發生了什麼。
“諸位帝君,我那孫兒可還好,為何剛才連三魄消失,離開了萬神界?”聲音從巨大的魔眼中傳出,不過能聽到的只有五大帝君和一群帝者,以其他修道者的修為還不行。
看著突然出現的伏天眼,五大帝君不覺意外,陳族就這麼一個小子,一群老人怎會允許其出現絲毫差池,在陳沐風的身上肯定沒少下功夫。
“離仁帝君不必慌張,陳沐風的三魄剛才確實離開肉身,被抽離出萬神界,但現在已經迴歸,而且正在接受強大的傳承,沒有大礙。至於其三魄為何突然離開萬神界,我等幾人也是沒有頭緒。”
“如此還好,此行出現,倒是有些唐突了。不過族中就這麼一個孫兒,經不起意外的發生,望幾位不要責怪老夫的莽撞才好。”聽到中央帝君的話,瞎子村長帶些歉意的說到,帝州由五帝掌管,他這樣貿然出現,有些冒犯了。
天帝閣外,看見天空中突然出現,而後又突然消失的伏天眼,微生遠心中驚訝。朱陳村的村長都來了,難道之前發生的變故與陳沐風有關,否則陳族中護犢子的老人也不會憑空出現。
心中雖然這樣想,但是微生遠沒有說出來,在他身邊之人只有少許認識天空中的巨眼,其他幾位年輕的帝者皆以為是帝冢中帝君的神通之術。既然如此,那他沒有必要說出來了,否則只會將陳沐風退到風口浪尖上,這對其不利。
看著消失在天空中的伏天眼,五大帝君沒有太過在意,而是將視線再次投到了土堆上的陳沐風身上。雖然其身軀上依舊有神異的文字在閃爍變化,但是與之前相比,終於算是平靜了下來,而且與帝冢中墓主的傳承方式不同,接受傳承的陳沐風周圍並沒有烙印出現,讓他們心中的打算落空。
依據之前的種種,陳沐風所接受的傳承應該是一位了不得的存在,很有可能是超越古帝境的存在,甚至有可能是久遠時期的神位修道者也不一定。如果有烙印留下的話,他們或許還能從烙印中看出一些端倪來,只是現在看來,他們連這個機會都沒有。
看著歸於平靜的帝冢,其他幾位帝君紛紛離去,或許陳沐風得到的造化十分了不得,甚至是超越他們的存在所留存下來的,但他們依舊不會過問。大道萬千,各自有各自的機緣造化,陳沐風能得如此造化是他的機緣所在,他們也不怕其變得越來越強大,反而期待他、期待所有萬神界的修道者越來越強大。
暗裔扣關,前方吃緊,在開明關與天山關破碎後,丘冥關也岌岌可危,而且摩耶之幕也越發虛薄,不知能撐到幾時,留給萬神的時間不多了!
那些被陳沐風弄出的動靜所驚動的弟子在短暫的驚訝後再次集中注意力,他們雖然得到了墓主的認可,可是墓主留下的烙印卻十分棘手,同等境界下他們幾乎沒有勝算。進入帝冢中的人都得到了認可,但是卻有大部分人敗在墓主留下的烙印手中,只得繼續尋找其他帝墓。
帝冢的盡頭,因為周圍都是一些矮小的土墳,所以都沒有人來此尋找機緣,只有高高凸起的土堆上的陳沐風一人。
此時的陳沐風意識依舊沒有恢復清醒,但是傳出卻是實實在在的在發生,與生俱來的神文帝字不斷的排列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句句經文,不再凌亂,而且衝土堆中源源不斷湧出的地姆之氣依舊在洗滌他的肉身,使他的血肉中的神性精華越發濃郁,肉身也越發晶瑩起來。
許久過去,見陳沐風所在之處已經無恙後,中央帝君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人身上去。
陳沐風身上發生的事雖然有些詭異神秘,但是動靜與其他幾人比起來卻算不得大。此時接受考驗,正與大帝烙印激烈碰撞在一起的輪迴佛、渡劫菩薩、第一道主與黃家的小子等一群人所製造出的動靜更加劇烈。神通碰撞,能量激盪在帝冢中,若不是他將空間獨立隔開,此次傳承過後,這帝冢中怕是要成為一處破敗之地。
在一座古帝墓前,黎戰歌的身前則是一道魁梧壯碩、虎背熊腰的烙印,他不僅修煉天道,亦在修煉肉身大道,而選擇他的大帝也是一尊兩大道皆修的存在。此時與烙印肉搏在一起,拳拳到肉。
雖然知道身前浮現的是一道留存下來的烙印,但是黎戰歌卻感受不到絲毫不真實的感覺,他覺得身前的烙印與真人一般無二,拳頭轟擊在其身軀上,有一種實體接觸的感覺。
身死之後還能留下這樣的烙印,黎戰歌知道自己面對的這位可不是一個善主!
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有弟子已經透過墓主的試煉,此時盤坐於帝墓之前,周身道痕繚繞,在接受墓主的傳承,不過這只是少數一部分,大多數的弟子則是因為承受不住墓主留下的烙印的考驗,重傷垂危之後被中央帝君送出帝冢中,算是與傳承無緣了。
而當所有人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時,青方石拱墓前,道士劉坤霖面臨的考驗卻與其他人激烈的戰鬥截然不同,可以說簡直就是帝冢所有考驗中的一股清流!
其他墓主留下的烙印都是以戰鬥來作為考驗接受傳承者的實力的,雖然一個修道者的戰鬥力代表不了其所有的實力,但卻是最能體現一個修道者強弱的直觀表現。畢竟留下傳承的墓主已經死去,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才能簡單有效的選取出適合自己的傳承者。
但是道士劉坤霖的的試煉卻不是戰鬥,此時正與一個老道比拼造化之術,看誰造出之物更為生動與精緻!
一心一意為盜墓而修煉的道士研究修習的都是造化之術,因比起其中攻擊力強橫的道法神通,盜墓時跟需要的是造化之術。
看出風水寶地不算,作為一個盜墓者,還得透過造化之術來開路等等,畢竟地下世界是陌生而又充滿各種各樣難以預測的詭異的。精通造化之術會讓他不必以身試險,若是造化之術登峰造極的話,甚至瞞天過海,將天機都遮蔽。這樣一來,即便是將某些大家族的大墓盜取,也不會被發現!
看著面前生動形象的一匹黑馬,雖是由造化神通化成,卻活靈活現的,如同真正的一般。
道士皺眉,這墓主的造化神通有些出神入化,即便是其留下的烙印只是和自己一樣的天道境中期,可造化之術依舊信手拈來,而且所造之物極為真實,若不是親眼見到,絕地會以為其造出來的這匹黑馬就是真正的動物。
猶豫思考了許久,道士都沒有動手,簡單的造化比拼只會浪費時間,他得造出一物,讓墓主心滿意足才行。
造化之術,重在神與象,而身前的黑馬不僅神象兼具,而且內在實質都幾乎一模一樣,身軀與血肉構造,心臟的律動頻率等都符合現實中馬匹的身體組織組成,他若是想得其認可,必須造成一個更加具體的生靈來方可!
“循萬物造化之象,窺天道變化之書,觀萬物時變,而推演萬物本始。”
道士不斷回想在道教中修行時學到的知識,而後慢慢的牽動道痕,開始造物。
沒過多久,在道士面前出現一隻渾身通透的純靈蝦。蝦雖只有巴掌大小,可是靈動之極,觸鬚擺動,透明的身體中甚至可以看到其血液的流動與筋脈的搏動,即便是新陳代謝的過程都能見到,除卻血肉的構造本質是道痕外,與實物無二!
而隨著道士造出純靈之物的出現,黑馬消失,墓主也不再造物,石拱墓前的烙印也化作碎碎點點的光粒消失。與此同時一道陌生而又蒼老的聲音出現在道士的腦海中,青方大石堆砌而成的石拱墓碑上有文字亮起,一部關於造化之術的經書流入道士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