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阿姨的兒子從快船、庫裡這裡得到精神力量,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閔聰達心裡默默想:你們知道你們的精神力量,是折磨了我多少年才榨出來的嗎?感情這些年我受的苦,都變成別人的精神養料了。
這麼一想,閔聰達還覺得自己功德無量,這頓飯吃的更香了。
吃完午飯,劉阿姨將家裡好好收拾了一番,臨別時,劉阿姨問道:“閔總,能不能幫我兒子這件球衣上籤個名啊?”
劉阿姨從布包裡拿出一件庫裡的30號球衣,閔聰達道:“可以,你放在我這兒,我到時候去隊裡,讓庫裡給他簽上。”
劉阿姨卻道:“不是的,他不要庫裡的簽名,他想要你的簽名,他說你是中國人的驕傲。”
閔聰達一愣,道:“我…這個冠軍又不是我拿的,我算什麼驕傲。”
劉阿姨道:“當然算啦,大家都說你在NBA這個圈子取得那麼大的成功,家鄉的人都覺得沾光呢。”
“是嗎?大家都這麼覺得嗎?”
“當然啦,閔總,你真的很了不起誒。你要是有興趣參選,我們都想選你的啦。”
“我不行我不行,我對政治沒興趣,而且我又不是美國國籍,不行不行啦,我給你簽名吧。”
閔聰達在庫裡的球衣上籤了自己的名字,交給了劉阿姨,他沒想過自己會成為很多人的偶像。
其實,體育行業在美國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體育產業的總值達到4800多億美元,是美國電影產業的5倍之多。
所以別看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力遍及全球,但在美國本土,體育產業的規模更大,體育明星的地位往往更高。
不過在文體行業,亞裔一直都處在鏈條的底端,電影中亞裔從來都是配角、陪襯,體育行業中亞裔更是鳳毛麟角。
NBA基本就是管理層、教練是白人,球員基本都是黑人,亞裔有著零星的存在感。
姚明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個,但美國人對姚明的定位一般都是“客人”,一個東方來客。
在姚明退役後,他就回了中國,去從事新的和籃球相關的事業去了。
閔聰達不同,雖然他不是球員,可是他在更為高層的管理層工作,並取得了巨大成就。
更難能可貴的一點是,閔聰達身上保留了濃厚的中國傳統氣質,他甚至將這種氣質帶到了快船,帶到了NBA,相當於進行了文化輸出。
比如英文不流利,經常說漢語,經常說中國的諺語,做事、建隊,很有中國文化風格,一點都不黃皮白心。
在美國精英階層也是不乏東亞族裔,但他們想要成功,無一例外先要讓自己成為美國人,成為美國文化(白人文化)的一部分。
膚色、相貌,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層皮囊而已,從精神、家庭到文化,他們都成為,也不得不成為美國的一份子。
只有閔聰達,這個神奇的男人,從他公寓的風格就能看出來,純純的中國式裝修,進了他家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中國某個中檔小區的房子了。
閔聰達當然知道,這是系統的功勞,讓他牢牢坐在快船總經理的位置上,無人可以撼動。
既然別人無法扳動他,無法讓閔聰達適應大環境,但只好大環境來適應閔聰達了。
四年下來,還真就治好了快船的魚腩病,如今他們距離王朝只有一步之遙了。
劉阿姨心滿意足的離開後,閔聰達中午小憩了一會兒,到兩點左右,艾達開車過來接閔聰達去斯坦普斯中心。
先去了一趟球隊總部,所有人在見到閔聰達後都親切的向他問好,像遇到一個老朋友一般。
快船隊不僅球員變動少,員工的變動也很少,反正四年時間裡,只有少數人辭職,沒有被開除的。
在美國,尤其是洛杉磯這樣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一個公司員工進進出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大家都是在工作賺錢的,平時在公司上班,下了班大家就是陌生人,沒必要建立太深厚的感情。
因為今天大家還在同一辦公桌工作,明天可能就要走人了,賺錢就好好賺錢,不要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