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打了一半,洛佩茲在內線就兩次被吹防守犯規,不得不下場休息,裡弗斯換上了麥基。
此時,快船透過一波衝擊和三分球,已經將比分變成了19:15,領先湖人4分了。
不過閔聰達對快船開局的進攻並不是很滿意,他隱約能感覺到,快船球員在努力給庫裡做球。
“什麼情況,庫裡的出手比例好像比往常要高吧?控球時間也變長了。還有啊,第一節都打了一半了,怎麼還不讓庫裡下場歇著呢,該上哈登了啊!”
結果,泰倫盧並沒有像上個賽季那樣換下庫裡換上哈登,而是做出了內線的調整,換上了安東尼戴維斯,換下了小加索爾?
這是一個和往常不太一樣的換人,一般來說安東尼戴維斯替換下的都是蘭多夫,然後小加索爾和安東尼戴維斯打雙高。
不過說實話,雙高的效果很一般,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強。
或許在某些回合,雙高透過身高上的壓迫力,會讓對手很絕望。
比如內線連續的封蓋,連續前場籃板,會讓球迷覺得真的牛皮。
但如果拉長時間線,就會發現,雙高在節奏上的緩慢,進攻端的單調性所帶來的攻防問題,會讓身高優勢化為無形。
別說目前這個快速版本了,哪怕在早年巨人稱霸的版本,成功的雙塔也是寥寥無幾。
拿到冠軍的馬刺雙塔,也是大衛羅賓遜功能化、角色球員化後的結果,兩人都是全明星級別時反而沒有好的成績。
泰倫盧和邁克馬龍認識到這一點,很有洞見的將安東尼戴維斯推到5號位,讓他和小加索爾互換。
安東尼戴維斯心裡是有點不情願的,他的身材、體型,一向是走四號位路線,像凱文加內特那樣。
打五號位,和大中鋒肉搏,讓他這個狀元秀來,合適嗎?
不過戴維斯還是聽從教練的安排,上場充當五號位,沒想到效果還不錯。
他在內線比小加索爾更加快速,封蓋能力更強,快船的內線護筐能力再上一個檔次。
同時他也不需要進行肉搏,因為除了洛佩茲,湖人沒有低位重型中鋒,他守住籃下就可以了。
快船迅速打出一波7:0的進攻高潮,庫裡在反擊中連續三分命中,單節拿下15分,快船首節31:22,領先湖人9分。
不過當比賽進入第二節的時候,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裡弗斯在第二節大膽啟用板凳球員。
亨利、尼克楊、布雷克登場,和快船展開了三分對射。
尤其是名不見經傳的亨利,外線三分球準的出奇,面對哈登和德拉季奇,連續面對面的三分強投出手命中。
在第二節反擊打出一波11:2的進攻衝擊波,將雙方的分差抹平,湖人強悍的替補和第二陣容戰力,打了快船一個措手不及。
閔聰達開心不過三分鐘,立刻開始懷疑球隊更衣室有問題:“庫裡要拿MVP,把球隊的輪換給搞亂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