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擔心的問題,首先就是傷病!按理說之前球隊的傷病管理一直很好,我們的球員也很年輕。可是傷病這個東西就是很玄學,有時候大家都不傷,有時候一個人受傷,就會發生連鎖反應,一個接著一個,最後倒下一片!”
閔聰達說出他的第一個擔心,傷病確實是個大問題,而且往往是不可抗力。
之所以一個人受傷,往往會一批人受傷,一大原因是負荷管理的問題。
尤其是重要輪換球員傷病,為了保持戰績,其他球員就要頂上,增加上場時間和對抗。
結果這個球員也傷了,後面的球員繼續增加上場時間,再傷……形成了惡性迴圈。
傷病不僅會帶來減員,還會讓球員們的比賽狀態無法保持,默契度下降,以及核心球員長期缺陣導致球隊士氣低落,下面的球員不服氣。
總之,傷病猛於虎,永遠是勝利和冠軍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閔聰達的這個擔心還是比較合理的。
範辰也表示贊同,道:“不過,之前球隊一直採用大輪換,而且球員都年輕。我們快船還有好幾套戰術體系,我覺得球員們的身體不會有大問題。就算某一兩個點出現傷病,其他人和戰術體系完全可以頂上來。不得不說,閔總您高瞻遠矚啊,當年的15人大輪換戰略,真的是極具遠見。”
範辰一通誇,誇的閔聰達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當年搞大輪換是高瞻遠矚麼?明明就是內奸行為,想把球隊戰術輪換搞垮。
哪知道年輕球員們接住了這個挑戰,熬了過來,形成了一套靈活、多變的豐富球隊體系。
閔聰達尷尬地咳嗽了幾聲,道:“但還是要小心,傷病這個東西,到來是必然的,只要踏上籃球場,傷病就會常伴左右。”
這話閔聰達說的是發自肺腑,今年夏天他跟著庫裡、科比一起訓練,除了收穫15萬美元的福利外,最大的收穫就是身體的傷痛。
膝蓋、肩膀、胳膊、手指、腳踝、手肘,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沒有哪個地方沒扭傷、挫傷、拉傷過。
他本來就是一般鍛鍊者的水平,忽然上到極限強度,不受傷是不可能的。
還好,每次訓練之前,理療師都會幫閔聰達充分拉伸、按摩,訓練結束之後再進行放鬆。
所以閔聰達受的都是一些小傷,沒有大的毛病。
而職業球員每年高強度訓練加比賽,但凡球齡超過三年,各個都渾身是傷。
熬到季後賽,大部分球員都是帶傷參賽,只不過小傷居多,能熬能處理就過去了。
像科比這樣球齡17年,每場大強度高出手,還打過那麼多季後賽的球員,傷病對他來說已經是生活和身體的一部分了。
看他的手指就知道,根本就不是正常人的手指,各個粗的和蘿蔔一樣,而且經常綁著繃帶,閔聰達當初看到科比的手都震驚了。
就這麼一雙粗蘿蔔小短手,竟能投出那麼精妙的球,做那麼多動作,真是了不起。
“除了傷病,我擔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球員們的好勝心。不對,不光是球員,從上到下,從教練到員工,各個都缺少一股幹勁和危機感。大家這幾年過的實在是比較安逸,缺少繼續前進的動力啊!”
如果說擔心傷病還算合理的話,閔聰達擔心球員好勝心不足,基本就是杞人憂天。
這批年輕人雖然拿到兩冠,但因為年輕,他們遠沒有到心滿意足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