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蘭多夫和小加索爾一個尚在巔峰,一個還在成長,換到別的球隊妥妥的內線雙核。
也就是快船這種天賦爆表的球隊,他們兩人才逐漸淪為配角。
蘭多夫和小加索爾,與哈登、庫裡接連配合,吃餅吃的不亦樂乎。
經過五場比賽的捶打,當馬刺的外線在雙星的投射下崩塌後,內線的崩潰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鄧肯再強,終究年歲已高,前幾場他已經保持了極高的競技水平,這下他是真的防不住了。
上半場,蘭多夫和小加索爾就雙雙砍下15分,這又是雙人衝著30分去了。
鄧肯在內線是顧此失彼實在沒有辦法。
他又要協防哈登,又要阻礙庫裡,還要盯著小加索爾,去補一下蘭多夫……
沒有一個好的三號位去協助,鄧肯實在是疲於奔命。
看著鄧肯這樣,波波維奇心想,要不休賽期想辦法去求求斯瑪特,手裡那麼多三號位年輕人,勻給自己一個吧!
你們這是佔著茅坑不拉屎,浪費優質的年輕人資源啊。
看著倫納德在系列賽中優秀的表現,波波維奇那叫一個眼饞啊。
喬治其實也不錯啊,巴特勒也還行,就算是裡基戴維斯,在快船的調教下同樣有一定的作用!
總之,波波維奇饞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而閔聰達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三號位囤了多麼深厚的天賦。
他只是覺得倫納德等人的表現還不錯。
倒是庫裡和哈登,這兩個三年級生真是威力巨大。
比賽第三節,快船的進攻已經可以用“暢通無阻”來形容。
馬刺已經沒有新的招數了,防守和進攻的套路已經被勘破。
系列賽到這時候就是純粹的硬實力對拼,馬刺顯然已經拼不過快船。
分差很快又到了15分往上,馬刺逐漸失去了抵抗意志。
復仇的火焰熊熊燃燒,最終卻也沒能敵過時間與青春。
NBA歷史從來都是這樣滾滾向前,一代後浪推前浪。
馬刺曾經也在1999年將奮鬥了20年的猶他雙煞挑落馬下。
那年鄧肯才二年級,剛入聯盟就是巔峰,縮水賽季直衝總冠軍。
如今他進入聯盟已經十多年,十多年時間可以說沒有任何的進步,只有下滑。
畢竟他的起點就是很多球員永遠抵達不了的終點。
就算是這樣的球員,也有衰老、被淘汰的那一天。
當然,鄧肯和馬刺還沒有徹底完結,就算輸掉這場系列賽,下個賽季他們還是會捲土重來。
老兵不死,只是漸凋零,這句話用來形容聖安東尼奧馬刺實在再合適不過。
第四節比賽結束,快船108:97,11分的優勢輕鬆擊敗了馬刺隊。
從第一節開始,快船就沒有給馬刺太多機會,贏的相當輕鬆。
在這場新舊勢力扳手腕的較量中,馬刺終究是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