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他,這一筆筆成功的提拔都是一筆筆恩情呀。
這也是他們給後輩們留下的真正財富。
但現在如果按照陶黯的計劃去打,那這些都無從談起,可能青徐戰場是平定很快了,但落在頭上的戰功可能卻不多。
而與此同時,前中護軍和中軍行營的武人們卻參與最後的大決戰,他們相信,只有這一次決戰後,他們和那些行營的武人們一比,將會落後得非常多。
可能這一次落後,這輩子就追不上了。
這讓丁盛和董訪二人如何願意。
於是二人琢磨了一下,就要去反駁這條建議。
但卻不想那陶黯似乎能看透人心,就在他們開口之前,陶黯主動補了一句。
只聽他淡漠的說了一句:
“你們應該明白的,在黃天大業面前一切都可以犧牲,甚至是你我。”
這番話就如同冰錐一樣刺破丁盛和董訪二人的內心。
丁盛還好些,只是有些忌憚陶黯是不是會給王上參他們一表,其他倒是無所謂。
但董訪可就不一樣了。
他是有黑歷史的,當年他在河濟根據地因為執行田政的傾向性問題造成了河濟地區的豪族暴亂。
這事單從結果來看似乎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還是因為這個,泰山軍得以利用這個機會將盤踞在暗處的豪族勢力一網打盡了,也為後面河濟地區的發展鋪開了道路。
但這事卻是不能細想的,因為這件事的本質是暴露出董訪這個泰山軍高階軍吏,似乎在大政方陣上是和王上唱反調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情豪族之家的。
這種和王上意志背道而馳的行為,縱然在當時都會讓人惴惴不安,更不用說王上被神化為天地英雄的現在了。
所以董訪是萬萬不能再一次犯這個錯誤的。
他很清醒,明白之前他能被輕拿輕放,不是自己的行為沒多大回事,而是王上珍惜自己,給他機會。
正如王上說的那句話:
“培養一個黃天事業的同路人不容易,要能保護。”
這話固然讓人心暖,但董訪是萬萬不敢忘記這話還有個後半句,那就是:
“可要是個別同路人執迷不悟,一條道走到黑,那黃天事業也是不會等他的。”
於是,當陶黯這番威脅性十足的話說出來後,丁盛還在那邊猶豫,而董訪卻直接站了出來,拍著胸脯對陶黯道:
“陶公,這就交給本帥吧,本帥……”
他還沒表態結束,剛剛還猶豫的丁盛直接搶過話說:
“陶公,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吧。我軍中有善土木的,定然能在下一次暴雨前攔截淄水,到時候等暴雨一來,可直接決壩水攻臨淄。”
好傢伙,剛剛還猶猶豫豫,這會看到董訪要先表達了,立即搶先表態。
無怪乎丁盛總自稱為泰山軍第一聰明人呢。
他的確聰明。
於是,陶黯就這樣饒有興味的看著兩名帥在這爭搶著任務,甚至彼此之間吵得面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