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竟然楊大郎兩口子竟然覺得好像有那麼一點點道理呢.
於是,楊家人真的就沒去。
楊家人不去,閔家人倒是正覺得好!這是真正的井水不犯河水了,不是嗎?
楊老太或許沒說錯,閔三郎真的將楊二郎的好運氣全部都“搶走”了,楊二郎至此苦讀,六年之後才終於中了秀才, 而那個時候,閔三郎已經是舉人了。
中了秀才之後,楊二郎的文運似乎就被耗光了,他再也沒能更進一步。十年之後,失望的楊老太病逝,楊二郎也還是個秀才,那時候.閔三郎早已中了探花郎、成了朝廷命官了。
楊老太一過世,楊大郎和方氏就再也不肯繼續供應楊二郎唸書了。
這麼多年了,他們哪裡還供應的起?家裡沒有沾了楊二郎半點兒光,卻是被他掏空了。
便是擔著個秀才的名頭,那又如何?不能給家裡帶來好處,便什麼都是虛的!
兄弟倆大吵一架幾乎反目,楊二郎也沒有辦法厚著臉皮不分家,老孃不在了,兄弟們分家天經地義,誰也不可能養著他一輩子不是?
分家之後,楊二郎的日子越發難過。加上要面子,不願意讓村裡人看到自己落魄,於是便離開了桃李村,甚至離開了錦城,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兒了.
此是後話。
熱熱鬧鬧的宴席之後,閔三郎仍舊安安心心的唸書,閔家在村裡的地位不知不覺之間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當然, 都是好的變化。
敏敏開始琢磨起做生意的事情來了。
她想開店鋪,最好就是開酒樓。
她可以從超市系統裡買來許多形形色色的調味料,還有許多許多的菜譜,配料,保管做出來的菜沒有哪家酒樓能打得過!
這個想法以前就有,只是,以前自家的情形不合適。因為敏敏不用想也知道,只要自己用上了那些調料,沒人打得過,生意肯定會火爆。
那時候的閔家,生意火爆的酒樓可未必守得住。非但不會發財,還會招來災禍。
可是現在,自然不怕了。
敏敏現在糾結的是,要不要將自己有超市系統的事情說出來。
最後她還是決定說了吧!反正只要告訴爹孃,將來再告訴二哥哥就好了,其他人就不說了。
因為二哥哥必定也是要經商的,這事兒應該讓他知道。
大哥他們就不必知道了,讓他們知道但凡有什麼稀罕東西都是二哥哥想法子弄來的就行了。
倒不是她不相信其他的哥哥們,而是人一多知道了,未免就更加容易走漏風聲,傳開了去可就麻煩了。
敏敏找了個機會, 悄悄的將爹孃留下,將這件事情給說了。
一開始,蔣氏和閔嚮明壓根兒不知道她說的什麼, 兩口子都莫名其妙!
敏敏哭笑不得,繃著小臉,正正經經的小大人似的再說了一遍,把蔣氏給嚇得慌了神,忙伸手摸她額頭、摸她臉:“這、這也沒發燒啊!咱們敏敏應當沒有發燒、應當好好兒的吧?”
閔嚮明也忍不住摸了摸小閨女的腦袋,然後搖搖頭:“應該.沒有吧.”
雖然說的話奇奇怪怪的他們都聽不懂,讓他們莫名的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