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哈哈哈!」有人毫不客氣地笑出來。
站在邊上拿著帽子扇風的遊客,湊一起議論。挖鑽石挖不到東西,太無聊了,難得有點樂子。
「我剛跑過去抓拍了一張,就這人手裡拿著的,這個藍色石頭。」
「你們說他挖的那東西是鑽石嗎?」
「要真是鑽石,那不得一夜暴富?」
「這東西見者有份嗎?」
「鑑定有多長時間?在哪鑑定?」
一無所知的遊客們,談論的語氣很輕鬆。
因為在很多人印象裡,形容鑽石大是用的「鴿子蛋」。
這尼瑪,駝鳥蛋吧?!
說駝鳥蛋誇張了,但確實大!
大到沒人願意相信!
旅遊團的成員之間訊息傳遞特別快。
離礦場負責人所在位置比較近的遊客,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大聲叫著讓礦場負責鑑定的人出來。
礦場轉型之後,由於遊客時不時會挖到鑽石,所以礦場在開放時間一直會有鑑定師坐班。
只要鑑定是鑽石,便會根據鑽石的重量、淨度等等方面,綜合估價,回收遊客們挖到的鑽石。
當然也有遊客選擇不賣,留著當紀念,尤其是那些顆粒很小,賣不上價,連車票都抵不了的小顆粒,還不如留著當紀念呢。
鑑定師被喊出來了。
風羿拿著「石頭」過去。
原鑽未經切割,陽光照下來,並沒有那種鋒利的光芒。風羿看著它,腦中所想的並不是他切割之後的樣子,而是夢境中,在先祖住過的巖洞裡,那些鋪地的石頭。
看看石頭大小,再看看自己的手掌。
尋常鋪路的小石頭,成年人兩根手指就能輕鬆捏起來,但換做幼童,卻需要一隻手才能穩穩握住。
這就是體型差異。
被先祖用來鋪路的「小石頭」,其上掉下來一個碎塊,都能遮住風羿大半個手掌。
「發育跟不上啊!」
很難想象,這種情況下,風羿腦子裡想的竟然是這種事。
「哇喔,這真是一個超級大塊頭!」
說話的礦區保安,語氣中帶著調侃意味,很顯然他也並不認為這真是原鑽。
鑽石原石有長這樣的嗎?這麼大?
反正他在礦區工作這些年,從沒有見過。
另一名礦區工作人員走過來,禮貌道:「需要幫您做個清潔嗎?」
意思是幫風羿洗一洗石頭。
風羿沒讓,只說自己來。
那人又體貼地道:「您這邊請,這邊有清潔工具。」
風羿倒不是擔心這東西被人搶走,他親自沖洗,只是微微衝一下這顆原鑽表面,不會使勁去搓原鑽表面的那些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