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達第一個目標竹林位點。
聞隊長看著面前這片開花的,散發著頹敗氣息的竹林,面色嚴肅。
沒多說,讓隊友們開始做記錄。
風羿負責警戒。
這一路過來,風羿的警戒能力,已經讓三位隊友信服了。
從藏在石縫的蛇,到樹葉背後的一隻昆蟲,都躲不開他的查探。
有這麼一位隊友在,巡查隊的三人可以放心做自己的工作。
風羿沒在附近發現危險訊號,便將視線收回,看向那些開花的竹子。
竹子開花並不是什麼特別稀罕的事情,全國每年都能查到這類資訊,有的是在農村後院,有的是在哪片公園,又或者是景區、保護區、深山野林。
有的種類每年開花,或者幾年一開花。
而有的種類,則數十年或甚至上百年才開一次花,開完花就終結。
大熊貓喜歡吃的竹子就屬於後面那種,幾十年上百年開一次花,開完花多數會死亡。
關於竹子開花的原因,各種假說很多,什麼週期說,環境說,營養說,衰老與復壯說,生長調節物質說等等。
但是每種研究都有一些矛盾和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總有無法解釋的現象。
比如很多人認可的週期說——
在生長週期內,從量變到質變的生理發育,直至衰老的過程。
竹子地面上看的是一根根單獨的,但實際上,地下都連在一條莖上。
竹子的地下莖,也叫竹鞭系統,相當於竹株的“主莖”。而地上那些一根根的竹稈,則相當於“主莖”的分支。
當地下莖系統發育到一定階段,臨近衰老終結,這條系統上連著的所有竹子都可能同時開花。
也就是看到的,成片開花現象。
但是這種週期開花的說法也有反駁的證據,比如有些筍用竹林也會出現零星開花現象。
風羿看著這片開花的竹林,也不知道它們在這裡存在了多久。
研究竹子也不容易啊。
多年生的竹子,生命週期長,如果要保持不斷地觀察記錄,很顯然存在太多的困難與不便。
跟它們比命長?
一根竹稈從地下鞭系長出,出土後可能存活十多年,但這並不是竹子的真實系統年齡,得看地下莖。
它的真實年齡,可能是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
如果是一百多歲的竹子,也挺讓風羿羨慕的。
再一想到自己可能還活不過姑奶奶,風羿只覺得竹林裡的氣氛更為蕭瑟。
抬手撥了撥近處的竹花。
正在做記錄的聞隊長几人,可不知道風羿心中的憂愁。
很多人看到竹林開花,不由得會想,竹子大片花會造成大熊貓餓死嗎?
這種熊的生存受不受威脅,要看本地是否存在兩種以上可供它食用的竹子。
大熊貓的取食行為不是一成不變的。
所以,竹林開花,負面影響肯定有,但成不成災就另說了。
以及,大片竹林開花是否會帶來生態災難,這些是其他研究員的任務,不是聞隊長他們的。
聞隊長關心的是,今年山脈中好幾處竹林大片開花,是否與今年氣候的小波動有關?
環境變化可能會誘導竹子開花,比如干旱,或者其他極端氣候。
當初氣候異常期時,就出現過大片大片的竹林開花,有一些原本壽命還沒到的也都提前開花了。
這裡的竹林,如果是它生命的自然終結,那還好。